【西山區西苑街道社工站—入戶探需求·服務暖人心】入戶探需求·服務暖人心
為進一步了解西苑街道轄區老年人、殘疾人等困境人群的基本情況,切實解決困難群體生活需求。近日,在西苑街道社會建設辦公室的領導下,西苑街道社工站在凱苑社區開展入戶走訪工作,提前與服務對象做好電話預約工作,通過敲門入戶的形式,將服務送到家,并更進一步了解這一群體的多元化需求。
考慮到初步建立關系階段的困難性,西苑街道社工站社工先與社區取得聯系,了解社區近期相關活動與政策,搭建起服務對象與社區良好的溝通橋梁。社工與社區工作人員一同去服務對象家中進行探訪。因有社區人員的陪同,服務對象很快便與社工熟絡起來。做好社工身份及服務內容澄清后,社工向服務對象進行訪談、詢問,探訪工作順利進行。
關愛探訪,了解現狀
劉爺爺是身患糖尿病的殘疾人,他與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礙及糖尿病的兒子相依為命。2021年11月份,初次會面時,社工注意到劉爺爺情緒消極,因飽受疾病折磨、因病致貧而對生活失去信心。經社區工作人員的介紹得知,劉爺爺對入戶探望等工作有些排斥。盡管他一直不愿意與社工見面,逃避與工作人員的接觸,但社工本著真誠、尊重的原則,與劉爺爺持續保持短信或電話聯系。通過反復澄清社工的身份以及工作內容,慢慢降低劉爺爺的防御心。經過電話預約,2022年1月6日,在凱苑社區民政專干的支持下,社工第二次到劉爺爺家開展入戶陪伴服務,為其送上生活用品。劉爺爺敞開心扉,向探訪人員傾訴心聲,在社工的支持和鼓勵下,他決定在將來的日子要積極與病魔作斗爭,樂觀面對生活。
社工本著接納、非批判的原則,專注傾聽,運用言語和非言語符號營造良好的平等對話環境。通過政策的解讀與心理溝通,緩解了服務對象的消極情緒。全面了解到服務對象的經濟狀況、生活狀況、身體健康狀況,收集到其在社會文化生活、養老服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或需求。并將了解到的重要內容進行詳細的記錄,以做好服務對象檔案的登記、整理工作。
探訪退役軍人
社會工作就像是一座搭建在人民群眾與政府間的橋梁,在服務困難群體、助力社區建設、構建和諧社會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西苑街道社工站將以“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的手法,全面挖掘和盤點街道及社區資源,助力服務對象擺脫困境,更好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