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無論是“一墩難求”的冰墩墩,還是火爆出圈的預制菜,都挑動著年輕人的消費神經,讓我們看到虎年新消費市場的新氣象,也讓敏銳者看到了投資新風口。
虎年春節逢冬奧,增添了不少新年味,尤其是年初預制菜領跑的新消費給大眾帶來更多的新消費體驗、新產業機遇。對此,恒昌宏觀經濟研究室指出,隨著“十四五”規劃扶持政策逐步落地,在消費升級的驅動下,數字技術的催化下,新消費這一黃金賽道將成為未來價值投資的重要發力點。
預制菜火爆出圈 新消費勢不可擋
韓國影星宋仲基在熱播劇《文森佐》中端起中國品牌“自熱拌飯”吃得津津有味的鏡頭,引發韓國網友們關于哪國拌飯好吃的熱烈討論。
“自熱拌飯”是預制菜的一種,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國內某速食品牌經常現身電視劇中,并在2021年雙十一期間銷售額突破了1億元。艾媒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3,459億元,預測這一數字在兩年后將超過5,000億元。預制菜的興起,不僅是新一輪的“廚房變革”,更是在年輕人消費變化下推動的新趨勢,這讓不少商家和資本盯上了預制菜。
在資本市場上,預制菜締造了新的暴漲神話。年初登陸創業板的益客食品首日開盤暴漲222.81%,市值一度超過160億元。不止如此,同花順數據顯示,預制菜概念板塊成為A股近期熱門概念板塊;另一方面,IDG資本、經緯中國、紅杉、高瓴等資本在“宅經濟”催生的預制菜賽道提前布局。
火爆的預制菜市場僅僅是新消費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不斷優化,消費市場蓬勃發展,消費的新場景、新模式和新應用不斷涌現。尤其是在疫情期間,以無接觸消費為代表類便利蜂模式的新零售正逐步改變人們原有消費習慣,而且還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無論是預制菜,還是類便利蜂模式的新零售,這只是新消費領域的冰山一角。以5G、物聯網等代表的數字技術,都在打破消費者的原有習慣,由技術驅動的數字生活在醞釀下一次的浪潮。
與此同時,國家政策也在鼓勵消費發展新業態、新模式,比如,《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指出,構建“智能+”消費生態體系,這背后離不開數字技術的支持。
未來,5G等數字技術帶來新模式、新場景、新產品、新體驗及新服務,將推動消費行業邁入新的智慧時代。而隨著物聯網的發展,消費者將通過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連接到設備生態系統的連接網絡來享受日益互聯的購物體驗。
可以預見,數字化、便捷化、智能化的新消費趨勢,改變的不只是消費市場的傳統業態,還有消費者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甚至影響著投資者未來的投資方向和決策。
恒昌宏觀經濟研究室視角下的萬億級新消費賽道
商務部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1萬億元,增長12.5%。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5.4%,消費重新成為經濟增長第一拉動力。令人欣喜的是,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
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將由消費者的需求端和生產制造的供應端共同驅動。消費的多樣化、個性化、理性化和本地化,生產制造的數字化、智能化等趨勢都蘊含著諸多的投資機遇。麥肯錫研究指出,中國新興消費階層是全球眾多消費品的增長引擎;消費者的態度轉變正驅動著中國本土品牌的成長;中國的數字化消費者正在創造海量數據池;中國企業正走在變化的最前沿,而這些因素都在塑造中國消費增長的新趨勢。
對此,恒昌宏觀經濟研究室也早有前瞻性的預判:在消費升級浪潮下,新消費必將成為引領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的重要力量。作為國民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中國消費內需潛力仍未充分釋放。現在,年輕一代的創業者具備更強的審美能力,同時在產品的功能、材料和工藝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技藝創新,更符合年輕人的消費胃口,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隨著“十四五”規劃扶持政策逐步落地,本土消費品牌有望沖破發展桎梏,強勢崛起,新消費這一黃金賽道也將成為未來價值投資的重要發力點。
在細分賽道方面,恒昌宏觀經濟研究室指出兩大關注點。第一,在共同富裕的政策指引下,大消費市場的擴容。中國的消費市場分為吃、穿、住、行、康、樂等多個層面,消費者在這些層面都有消費升級的需求,大眾新消費市場未來可期。第二,以“Z世代”為代表的年輕消費者是消費潮流的引領者、新增長的推動者,在這幾大板塊中,建議優先重點關注年輕人較為喜愛的美、玩等子行業。
由此可見,未來十年,甚至是二十年,新消費都是不容錯過的優質投資賽道。
揭秘三大高潛賽道
好奇心是驅動人類文明演進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花樣翻新”的新消費一直刺激著人們的神經。2021年,休閑零食、新式茶飲、美妝個護、家電、潮玩等賽道發展迅速,也引領著整個新消費市場的繁榮。
全球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發布的《未來十年塑造中國消費增長的五大趨勢》顯示,垂直化、數字化、國際化、低碳化等都是未來新消費發展不容忽視的趨勢。
中國消費者是數字化消費的熱情嘗試者,在消費端的驅動下,未來新消費將有三個高潛賽道:一是,供應鏈標準化驅動賽道,如中式快餐等;二是,通過差異化突圍的長坡厚雪賽道,如乳制品、彩妝護膚、線下茶飲等;三是,品牌驅動的小而美賽道,如口服保健品、袋裝茶等。
上述判斷主要基于以下兩方面原因:
從消費端來看,以90后和00后為代表的“新生代”消費人群成為潮流消費巨大推動力,對表達多樣化、個性化、包容化的品牌更加青睞;另一方面,城市中產及富裕人群的增多推動了品質消費,對高端產品以及生活方式類產品服務的青睞使得消費需求進一步精細化。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近年來,農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費增速都快于城鎮居民,有著巨大的消費需求。
難怪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伙人澤沛達(Daniel Zipser)曾說:“無論是在對新技術的接納度,還是人口結構的變化,亦或是消費行為的變化方面,中國的消費者無疑都處在最前沿。在中國市場的這些演變,將有可能重塑整個全球消費市場。”
從供給端來看,很多中國企業積極推動數字化轉型,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去發現新興的、快速變化的客戶需求。這類企業推出的新產品、新設計能夠快速上市,滿足多變、個性化的消費偏好。因此,很多中國品牌已擺脫沉悶或廉價的刻板形象,變得酷而時尚。這正是近年來國潮和新品牌受到熱捧的主要原因。
在上述因素的驅動下,中國的新消費市場將呈現新的活力,這三大高潛賽道中的零食飲品、新式茶飲、口服保健品等,未來幾年最有可能脫穎而出。
然而,從過往的經驗來看,新消費品牌要想出奇制勝,不僅要精心打磨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以高效的供應鏈體系和高度數智化的生產經營模式來支撐,更要抓住年輕一代消費者的心,而這些構成了新消費品牌的能力圈。
在風起云涌的新消費市場,理性的投資者會堅持在能力圈范圍內的投資,恒昌宏觀經濟研究室對新消費賽道的趨勢具有前瞻性和領先性,新消費賽道未來仍具有潛力和機會,值得關注。未來,恒昌也將立足新經濟發展周期,聚焦新經濟業態,把握產業最新航向,幫助廣大投資者打開資產配置視野,錨定新消費黃金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