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生活正文

加速建筑節能減排 青云科技帶來雙碳智慧建筑解決方案

2022-03-02 11:12:44

氣候變化影響著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為了應對氣候變化,2016年,全球178個締約方共同簽署了《巴黎協定》。我國也是《巴黎協定》的積極踐行者,向“雙碳”目標邁進,就是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

在2021年全國“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2021年也因此成為我國的“雙碳”元年。

實現“雙碳”目標,智慧建筑任重道遠

“雙碳”不僅是我國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舉措,也是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助推器和催化劑,深刻影響著各行各業,建筑業也不例外。

2021年9月,住建部推出《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強制標準,提出要將建筑碳排放計算作為新建筑的強制要求,全國城鎮建筑的綠色占比要達到70%。

作為碳排放大戶,建筑業一直存在資源消耗大、污染排放高等問題。根據國務院研究中心發布的《2050年中國能源碳排放報告》,當前建筑領域用能占國家總耗能比例已超過20%,僅次于工業和交通業。而且,從2009年到2018年,建筑領域的碳排放增加了57%。根據模型預測,在2050年基本碳中和的目標下,建筑總能耗需要減少到當前的1/3。

青云科技(qingcloud.com,股票代碼:688316)物聯網解決方案業務總監胡加友告訴記者,當前建筑要實現“雙碳”目標,還面臨著四大挑戰:

一是數據分散:建筑系統復雜,管理系統和數據標準不一,異構化的數據不能支撐建筑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的分解實施。

二是節能建筑并不節能:常規的建筑節能設計以節能措施的應用為導向,但忽略了能耗目標,沒有將節能與預定減排目標關聯。

三是高用能不等于舒適:盲目追求室內環境“高標準”“高服務”,并不能真正提高使用者的舒適度。

四是節能與發展的矛盾:要考慮如何在滿足我國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的前提下,讓2050年的總能耗降為目前的1/3。

用IT技術,助力建筑節能減排

胡加友表示:“青云科技希望通過技術手段,讓建筑既能實現發展,又能做到節能減排。”為此,青云科技提出了三個建設思想:

一、堅持“雙控”路線,建筑節能工作的目標逐步由提高建筑能效轉為降低實際能耗,要將實施建筑能耗總量和強度“雙控”作為重要發展方向。

二、以“能耗目標”為導向,定量化設計與優化,分析計算確定各部分能參數,圍繞能耗目標,綜合考慮建筑各部分的節能技術,優化設計與技術組合,以求相互配合,共同實現節能目標。

三、關注用戶實際體驗,應充分考慮用戶用能慣、服務水等因素,提供智能化場景,滿足建筑的用能需求,不能犧牲用戶的基本舒適度來實現“雙碳”。

胡加友指出,通過這三個建設思想設計,青云科技基于“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三個技術點,推出了雙碳智慧建筑解決方案。

針對建筑系統普遍存在的數據孤島問題,青云科技通過“云、網、邊、端”一體化架構來解決。首先,通過青云邊緣計算臺實現建筑中所有用電設備的可控可管;其次,利用物聯網臺能力,打通照明、暖通、通信等各個獨立系統,實現建筑全域數據互聯互通、自由流轉和統一規范化使用,把孤島變成互聯;最后,通過各類 PaaS 組件和引入智慧節能思維,對上層應用進行控制和適度調整。

青云雙碳智慧建筑解決方案架構圖

在智能化技術方面,青云雙碳智慧建筑解決方案引入了自動化控制技術、空調精密控制、智能照明組合策略和精密控制。通過智能化的方式實現人走燈關、供暖時關窗等避免浪費的情況,降低5%到10%的能耗。

胡加友還對青云雙碳智慧建筑解決方案中的“應用市場”功能進行了解讀:因為建筑系統智慧化需要一個長期建設的過程,通過應用市場,青云科技可以在不同發展階段提供不同應用,實現雙碳的長期規劃。等橫跨三到五年,甚至更長時間以后,伴隨著管理思維和技術應用思維呈現越級式的發展,應用市場可以更好地支持最新交付成果,從而將節能的效率從現在的5-10%提升到20-30%。

據了解,通過該方案,青云科技可以為用戶呈現以下應用場景:

一、綜合能源管理系統:借助物聯網、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建筑內各種能源供應和消費系統的相關數據采集、接入及監控管理,監測建筑用能、建筑負荷預測、用能系統調試、優化運行、數據挖掘,建立能源信息可溯源體系。基于能耗目標為導向定量化設計與優化,分析計算確定各部分能參數,圍繞能耗目標,綜合考慮建筑各部分的節能技術、優化設計與技術組合,以求相互配合,共同實現節能目標。

二、碳排放管理系統:該系統是實現零碳建筑的基礎。碳監控與溯源模塊可協助建筑掌握日常運營過程中的碳排放情況,滿足國家、地區或第三方科研機構的監管要求,降低建筑碳減排履約風險。該系統還可助力建筑完善碳資產管理、碳足跡管理、碳匯項目管理、碳中和市場預測等能力,支持企業靈活參與碳交易。碳模型依據國家及行業監管要求搭建框架,可管理各類碳排放計算因子。該系統還可實現建筑碳管理閉環,賦能園區全面減排。

三、智慧建筑可視化系統,這是零碳建筑的報告中心、指揮中心和統一入口,支撐建筑能源、碳排放管理、建筑運營狀態可視化、樓層信息發布、預警、輔助決策和執行等管理工作,實現建筑能源、碳排放管理、運營狀態的可視、可管、可控,完成建筑數據化、智能化運營目標。

四、智慧建筑運營中臺:面向建筑物業管理者、研發和運維人員的運營管理臺,具備狀態監測、風控管理、指標對比、設備臺帳、資產建模等功能,可提供智能辦公場景能力,支持智能會議室、智慧工位、健康空氣等運營能力,還具備BIM建模和AI優化能力,可持續學用戶日常用能慣、服務需求等因素,不斷自我優化,更好地服務建筑用戶。

胡加友補充道,青云雙碳智慧建筑解決方案提供的是一個開放的基礎開發中間件臺,與其他廠商的行業應用臺相比,在技術架構上有明顯的優勢,如接入能力更開放、成本更低;應用是擴展化、模塊化的,可單獨開發、維護和升級,可以提供開放的SDK,讓第三方完成應用開發;對3D、數字孿生等技術也具備親和力,可通過物聯網臺的SDK接口無縫升級到數字孿生模式。

使用戶受益,讓多方共贏

“只有所有人都能從中獲利,智慧建筑的推廣才會有更多人參與。”胡加友指出,青云科技打造這個解決方案的目的,是希望投資方、用戶方、建設方、社會、國家能實現共贏。從用戶與企業角度來看,該方案提升了空間利用率,為租戶提供增值服務;從資產角度來看,它產生了綠色資產溢價,提升了租戶滿意度,可讓固定資產保值;從雙碳角度來看,降低了能源賬單,提升了節能能效,降低了碳中和成本;從運營角度來看,提升了運營效率和風險管控能力;從品牌影響力來看,可以提升建筑的品牌力,吸引更多優秀企業入駐。

以江蘇某政府辦公樓宇雙碳項目為例,通過建設綜合能源管理系統和碳排放管理系統,構建了碳核查體系,降低了樓宇整體能耗和碳排放量。通過智慧建筑運營系統解決了樓宇空調系統冷熱不均和用戶體驗差的問題,提升了樓宇入駐企業和政府辦公部門的智能化用戶體驗,提升了辦公效率、空間利用率和服務水,提高了樓宇運行維護效率。實現降本增效、保值增值,打造了雙碳智慧樓宇科創標桿。據統計,該項目助力該政府辦公樓能效提高了30%,運營效率提高了10%,能源賬單減少了15%。

在河北某校園雙碳項目中,通過精細化的空調照明智能管理策略,降低了學校的整體能耗和電費支出,用電量減少15%、碳排放減少10%。通過能源的智能監控和自動化管控,提升了學校智能化管理水和效率、降低了人工運維成本。通過能耗監控儀表盤和報告,還培養學生和教職員工的節能減排意識,實現了“低碳”工作和學

胡加友表示,青云雙碳智慧建筑解決方案的落地,還在逐漸推廣至智慧園區、智慧城市等不同層次的空間。目前青云科技已經和信通院、華潤科技、施耐德、江森自控、美的空調、賽迪聯合實驗室、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生態伙伴達成了合作,通過青云科技與合作伙伴共同的技術能力,可以為用戶提供更智能、更綠色的整體解決方案。“云之基石,自由計算”,青云科技希望通過科技的力量,讓“雙碳”能落地可行,幫助用戶先行一步。

關鍵詞: 建筑 加速 節能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