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說的那樣:“總有人問我,未來十年,會有什么樣的變化。但很少有人問我,未來十年,什么是不變的。我認為第二個問題比第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你要把戰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對于共享充電行業來講,這個不變的事物就是——移動智能設備的續航瓶頸。
消費電子大爆發背景下,5G、VR等技術,高刷屏硬件以及視頻直播行業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擴大了電池技術和設備續航能力之間的矛盾。電池技術革新幾乎是橫亙在所有電子消費產業躍升路上的一道關卡。像當前打得火熱的新能源賽道,仍然有大量用戶因為“電車”的續航里程問題而保持觀望狀態。
至于手機電池技術,也有技術研究專家指出:當前鈷酸鋰電池是消費類電池的應用主流和技術發展重點,但鈷酸鋰電池“能量密度的提升空間有限”的問題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很難有質的突破。而對于手機等智能設備的續航問題,也已衍生出多種解決方案:包括手機廠商主導下的產品方案,即對所有智能手機配件進行“快充”性能升級。在行業解決方案上,共享充電寶、共享充電樁等新商業模式則通過對商業場景的規模化布放,實現了充電觸手可及。
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
過去幾年間,圍繞著手機續航出現了許多的新產品、新技術、新商業模式。從技術發展來看,相較于商業化進程緩慢的電池研發技術,近年來快充技術的發展非常快??斐浼夹g解決續航問題的底層邏輯在于,如果無法提高電池性能,通過提升手機充電功率,減少充電時間,是不是變相等于提升了手機的續航能力?
基于此種想法,華為、OPPO、小米等手機廠商們加速推廣普及快充。120W超級閃充成了新目標,小米10至尊紀念版、iQOO7手機都支持120W超級閃充,充滿電量僅需十幾分鐘。2020年,高通也推出了 Qualcomm Quick Charge 5快充技術,提供了100W以上的充電解決方案——從0電量充至50%僅需5分鐘。從4G時代50W的標配到5G時代的100W,在“解決續航焦慮”的根本訴求下,充電功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然而,盡管快充可以幫助手機快速補充電量,但在便利度和安全性上依然存在局限。上海交通大學博士后王飛在接受《看懂經濟》的采訪時表示,就目前快充技術的發展來看,在大電流情況下,要保持高容量、長循環壽命以及高安全性的快充型手機電池,至少五年內不會普及,而除鋰電外的新一代其它快充電池的產業化至少還需十年時間來發展。與此同時,北京綠色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綠色科技研究與投資促進中心副主任楊熹也表示,快充無法滿足充電過程中的移動性以及電源插口的便利性需求。
恰巧是“便利性”和“安全”這兩個看似最基礎、最根本的痛點,催生了共享充電等新經濟企業。
在不可能隨時隨地充電的情況下,共享充電寶可以有效地借助商業化場景布放來實現市場的拓展,構建無所不在的共享充電服務網絡。當前,共享充電寶進入的公共場地包括車站、機場、醫院、商圈等,能夠滿足用戶短時、應急、戶外的即時充電需求。據悉,2016年共享充電寶的全產業用戶僅有三千萬人左右,但是到了2020年這個數字已經突破了四億人。而如今,隨著共享充電行業進入競爭更理性、打法更透明的新階段,怪獸充電、小電科技、竹芒科技等品牌在小程序端功能、市場拓展策略、運營流程與規則等方面不斷完善,又使用戶體驗極大提升,成為用戶、商戶都普遍接受的一種便捷續電解決方案。
在安全層面,頭部品牌基于國內成熟的移動電源硬件供應鏈資源,將扎實的硬件生產技術與先進的物聯網技術相結合,再在長期的市場實踐中,通過軟硬件技術地不斷優化,實現了對在線共享充電寶性能、安全等關鍵指標的的靈活監測。領軍者怪獸充電就在經驗豐富的小米生態鏈的支持下,率先成為行業內首家通過新國標檢測的企業。后續怪獸充電又自主研發了一整套底層的物聯網通信協議,應用物聯網技術、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終端設備,有效地降低了彈出故障寶的概率,并借助自研的數字化管理系統精細化輔助一線運營工作,為持續、穩定地輸出服務提供保障。
需求+體驗+生態協同=共享充電可持續發展
用戶旺盛的充電需求,為共享充電行業的商業模式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更讓外界看到共享充電的背后市場巨大。在行業集中爆發的2017年,短短幾十天內,共享充電相關企業融資金額累計達到12億元,融資效率甚至超過2015年興起的共享單車。四年過去,共享充電行業的發展依然在很多人意料之外。
除了跑出首家上市公司,共享充電市場在疫情常態化下依然保有韌性與活力。根據歐睿國際發布的《2020共享充電行業報告》,2020年行業的交易總額(GMV)達到70.6億元,2018年至2020年的交易額復合增長率達到了110%。同比上漲6.8%。強者恒強、弱者退場,頭部品牌彰顯出強大的品牌效應。以怪獸充電為例,其財報顯示,品牌累計注冊用戶數連續三個季度實現千萬級增長,截至2021年9月30日,怪獸充電累計注冊用戶達2.73億。2021年怪獸充電新增了肯德基、味千拉面、印力集團、京張高鐵等優質合作伙伴。
按照《看懂經濟》梳理的共享充電寶商業模式邏輯,從技術演進上說,手機充電的需求在未來幾年一直都會在,這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其次,共享充電企業通過廣泛的線下布點及完備的運營服務體系為消費者帶來了很大價值。這不僅包括手機等移動設備的使用價值,還有以這些硬件為媒介而開啟的網絡生活,換言之,共享充電更好地適應了行業數字化浪潮下大量移動互聯網用戶的生活、消費習慣。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掃碼”。“掃碼”是移動互聯網生活中的一項基礎用戶行為。當人們到商場就餐時,會自然詢問可不可以掃碼支付、掃碼點餐;日常出行時,優選掃碼進站。當人們漸漸發現衣食住行都可以依托移動互聯網APP、掃碼、掃臉等“動作”解決時,其消費認知也得到了進化。由此,共享充電結合自身的產品功能,用物聯網技術實現了“掃碼充電”這一項便捷服務,其實是對用戶需求和消費心理的雙向滿足。不僅如此,“保持電量充足”也是推進一切互聯網生活服務的前提。在共享充電的幫助下,用戶得以更加無憂、自在地體驗豐富多彩的移動互聯網生活。
最后,《看懂經濟》也提到,在長期的商業實踐中,共享充電企業與線下商家等已經形成了共生的協同關系。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表示,從平臺自身的角度來說,高覆蓋率和高滲透率保證了其業務的長期、可持續的發展。從商戶的角度來說,商戶不僅可以憑借充電服務給用戶提供更多價值,還能獲得為用戶提供充電服務帶來的收入。而這其實也是平臺對商戶的賦能。
當前,憑借顯著的規模效益和多邊網絡效應、高效的運營管理、強品牌標識,以及多元化合作模式,怪獸充電等頭部運營商正在吸引更多商戶共建充電服務生態,以期滿足用戶的全場景補能需求??梢灶A見,在需求、體驗、生態協同商業閉環的有效加持下,共享充電行業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依舊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