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滬上11家蔥油餅店的故事,遍布陸家嘴、人民廣場、徐家匯等最熱鬧的地鐵站和街區。以往這些地段的醒目位置,幾乎是大牌的天下,而如今卻替換上了這些街坊巷里的“老上海味道”。 據了解,此舉的目的是為了引起更多人對傳統美食和堅守在這個行業里的老手藝人的關注與共鳴,“讓手藝人和傳統的手藝傳承得久一些”。
王記蔥油餅、穆氏蔥油餅、阿留特色蔥油餅、顧壽剛蔥油餅......這些經營了老店遍布靜安、徐匯、普陀等區域,上海人耳熟能詳,有的是祖孫三代經營,有的是夫妻老婆店,也有懷揣著“上海夢”的異鄉學徒來滬開店。
店主們做蔥油餅少則7年,多則40多年,大多還是煙火味十足的街邊小店,如何傳承一直是小店經營過程中的難題。此前,愚園路上經營了30多年王記蔥油餅閉店搬遷的新聞,一度引起熱議。
“也想過要放棄,是顧客給我們打電話想買蔥油餅,那就還是加油吧,我們大家一起加油,把蔥油餅這件事做好。” 位于宜山路的蔥油餅店主說道。面對手藝和堅持,老五蔥油餅店主也說道,“剛開始的時候手感沒有摸透就很難,后來堅持做,用心做,現在上海好多人認可我的蔥油餅,想放棄都不舍得放棄。”
“用心”是多位老手藝人在提到制作上海蔥油餅“秘訣”時的關鍵詞,而“擔心老顧客吃不到這個味道,所以堅持做下去”,“想把蔥油餅傳承下去,發揚光大”是這11位老手藝人的共同愿望。如今,這份老手藝人的初心和堅持,不再埋藏在街頭小店里,而是登陸這個城市的核心地段,引發了更多的關注和行動。
經營小店23年的穆氏蔥油餅店門前人氣又旺了,排著隊的上海老阿姨、等在門口的外賣員、匆匆而過捎走蔥油餅的上班族。“前幾天有幾個顧客說在人廣看到我的海報了,我說火不火不重要,重要的是堅持住這個老手藝,讓大家可以一直吃到這個味道,以前很困難的時候也是幸虧有老顧客的照顧和幫忙。”穆氏店主笑著說道。
據了解,此次將多家上海蔥油餅店主故事搬上城市核心地段的,是一家植根于上海的新消費企業理象國。對此,理象國相關負責人表示:“老手藝人對傳統美食的用心和堅守令人敬佩,值得被社會各界關注和重視,希望通過這種合力的方式為滬上“老味道”的流傳貢獻一份力量。”
此外, 理象國還聯合王記蔥油餅創始人王師傅和多位滬上老手藝人,用鏡頭和文字將這份充滿煙火氣的美味和手藝人的心聲記錄下來制成短片,并吸引了上海“囡囡”馬伊琍一同加入,為中華傳統美食文化的傳承發聲。
“蔥油餅這種餅就是很傳統,沒有任何添加的東西,放點鹽、放點油、放點蔥、其他沒了,所以這個味道比較純。”理象國將老手藝人的理解和手藝傳承下去,也將這種上海本土美食蔥油餅帶到全國各地,讓異鄉游子也能通過淺嘗預制菜緩解思鄉情。
中華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每座城市、每片鄉土都有種在幾代人心里的傳統地方美味,在社會節奏加快、消費升級的大環境里,老手藝人對傳統風味的用心和堅持彌足外珍貴。滬上一張“蔥油餅”的故事通過各界的力量推動,讓傳統手藝與老味道不僅得到更多的關注,更讓這種煙火氣以一種新的方式得以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