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領域的科技創新與數字化建設正在邁入多領域、深層次探索與實踐的新階段。尤其是在傳統金融業積累了海量的用戶、資金與應用場景后,如何利用這些數據提供更為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加速金融數字化、云端化、智能化的發展,同時加強金融行業的風險管控與智能決策是數字金融產業的發展方向。
優化用戶體驗驅動,數字金融駛入發展快車道
過去幾年,中國數字金融飛速發展,傳統金融機構如商業銀行與科技企業積極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提升交易效率、優化用戶體驗,增強金融普惠性與精準性,推進效率與公平統一,服務于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在此過程中,國有商業銀行把金融服務與政府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相結合,支持政府打造“互聯網+政務+金融”的一站式服務平臺,充分發揮高效、透明、綜合的服務優勢,在利企和為民方面擔任關鍵角色。
中國銀行5G金融消息、“e企贏”全球企業生態系統,工商銀行VTM(遠程協同智能柜員機)、工銀智能衛士,建設銀行“建融智合”智能撮合及綜合服務平臺,交通銀行運用人工智能技術為年長者打造的專屬“一鍵金融”服務,興業銀行國內首款企業移動支付創新產品“興業管家”,郵儲銀行全流程線上貸款產品“小微易貸”以及農業銀行“農銀智慧+”的創新模式等,都充分體現了在科技賦能下,銀行深度開展場景金融建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大幅提升,帶來了便捷、高效和智慧的用戶體驗。
金融企業參展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
加碼數據安全,風險防控助力實現智慧決策
數字金融正穩步推進金融科技發展,但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金融的運行方式和風險特征,給金融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最突出的問題就是風險防控和數據安全問題。
金融科技中隱藏著操作風險、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如何運用經濟適用且高效率的科技手段去識別、發現以及預警相關風險,已成為金融監管部門和行業組織面臨的新課題。例如螞蟻集團通過中國信通院權威測評的 “智能金融犯罪風險防控模型”,便是人工智能模型在數字金融風險治理領域的經驗實踐,可用于反欺詐等金融犯罪風險防控;天融信通過部署防火墻子系統、入侵檢測子系統、服務器核心防護子系統等,利用統一平臺進行集中管理,為金融用戶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安全解決方案;
天融信參展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
對于數據安全問題,國家政策明確要求,國內金融機構在未來5-10年內,須在金融系統上實現包括服務器芯片、底層操作系統、數據庫這些核心組件的自主可控,國產數據庫也成為金融機構更好保護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的不二之選。不同于其他行業,金融行業數據并發量大,對數據實時性響應、吞吐量、數據穩定性要求極高。人大金倉自成立以來,立足國產化自主研發,專注數據管理領域,憑借領先的數據庫產品先后服務于光大銀行、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清算中心、中國進出口銀行等多家金融企事業單位。
人大金倉參展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來源:金倉數據庫公眾號)
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血脈,數字金融已成為全球金融業轉型升級的共同方向。上述企業單位已報名參展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集中展示多樣化、多層次的“數字金融”成果,以及在便利民生方面的普惠金融舉措等。組委會歡迎更多聚焦數字金融的企業單位加入,助力金融行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共同推動全新的科技金融生態體系!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2022年3月15日
報名途徑:
1.進入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官網,下載參展報名表,完成填寫后發送至郵箱:zlz@szz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