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由國家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地理信息系統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及中地數碼集團等單位聯合舉辦的公益大講堂“全空間GIS平臺在實景三維領域創新與實踐”于線上拉開帷幕,會議旨在聚焦新時期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新定位、新需求,服務實景三維中國建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專家教授從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數字孿生、CIM、元宇宙、空間規劃等熱點角度為萬余名線上參會觀眾呈現了實景三維相關政策解讀、技術成果、建設經驗、應用示范等優質課程,勾勒出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未來藍圖。
CIM、數字孿生與元宇宙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創新實踐
實景三維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統一的空間定位框架和分析基礎,賦能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廣州大學教授張新長發表了《智慧城市中的數字孿生、CIM與元宇宙》主題演講,從智慧城市建設的起源開始,闡述了從二三維地圖到數字城市、到CIM、再到數字孿生城市,以及最終通過數字孿生與人的結合,邁向元宇宙時代的智慧城市形態演變路徑。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廣州大學教授張新長
張新長教授認為,元宇宙可分為孿生、原生和共生三個階段。首先,虛擬重建現實世界,包括環境、運行和與精神無關的行為信息,以及部分一致的規則沿用,達到高度仿真模擬效果;然后,創建虛擬世界新規則,加上現實世界一部分不變規則,通過沉浸融入 與精神世界關聯度不高的人的行為感知信息,原生出一些新生態豐富現實世界;最后,在原生基礎上,通過融入精神感知信息和行為,即人類受剛性規則約束的行為和受精神世界柔性影響的情感薪給,真正達到現實世界、虛擬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三元融合,互為依重,彼此共生。
實景三維數字平臺建設實踐
實景三維是數字中國、數字經濟重要的戰略性數據資源和生產要素,在推進實景三維建設中各地區均開展積極的應用實踐。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數據管理中心主任、教授級高工陳學業帶來題為《深圳市實景三維數字平臺建設實踐》的報告,從深圳市實景三維數字平臺的建設實踐經驗出發,思考實景三維數字平臺作為統一的空間定位框架與空間數據底板的應用意義。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數據管理中心主任、教授級高工陳學業
報告中,陳學業主任分享了深圳市全面建成可視化城市空間數字平臺,打造新一代城市空間可視化引擎和時空大數據分析引擎,支撐未來城市智能決策分析的成功經驗。可視化城市空間數字平臺是深圳市統一的時空信息基礎設施,目前已初步建立智慧城市空間數字底座、空間服務引擎、機制標準規范,并在社會治理、城市建設管理、民生服務等領域初顯成效,下一步深圳市可視化城市空間數字平臺將全面建成、建立健全運行維護機制,發揮長效作用。
CIM賦能實景三維中國建設
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將為數字孿生、城市信息模型(CIM)等應用提供統一的數字空間底座。為賦能實景三維中國建設,MapGIS在全空間、大數據、人工智能方面進行技術創新和研發,形成了具備過去可追溯、現在可感知、未來可推演特性的MapGIS CIM基礎平臺。中地數碼基礎平臺研發中心總經理王鵬博士做了題為《MapGIS CIM 基礎平臺賦能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演講報告,介紹了MapGIS CIM 基礎平臺全時空數據融合、大場景分析模擬、跨行業融合應用等關鍵能力,分享了再現城市空間“時空演變”、“一碼智治”城市數字空間、實時感知城市運行體征、空間規劃智能選址、建造過程模擬仿真等CIM應用場景。
中地數碼基礎平臺研發中心總經理、博士王鵬
MapGIS CIM基礎平臺通過平臺(桌面、web、云)三端多個產品緊密協作,以數據流轉流程作為牽引力,實現CIM業務流程作為核心訴求,倚靠三端產品的互聯互通,讓平臺產品形成合力產生更大的價值。目前已涵蓋了CIM數據生產、數據融合、數據實體化關聯、數據輕量化、數據分布式存儲、數據服務發布、web前端數據展示、數據分析、BIM、IOT 非結構化數據表達的完整CIM業務流程,突破“BIM+GIS+IOT”技術瓶頸,融合城市地上下、室內外、歷史現狀未來多尺度、多粒度信息模型,匯聚城市建設、運行、發展與更新的多源實時全量大數據,為構建實景三維中國得數字空間底座提供強有力得支撐。
三維國土空間規劃與數字孿生地災智治
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有利于形成數字治理新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家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漆佳偉從實際應用的角度分享了實景三維助力空間規劃與地災智治的內容,以點帶面,展望了實景三維中國廣闊的應用前景。
國家地理信息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漆佳偉
漆佳偉研究員認為在空間規劃應用上,三維全景分析可以助力規劃科學編制,三維智能選址能夠保障規劃精準實施,三維動態追溯支撐規劃全程監管,三維空間模擬可以推演城市未來發展。在地災智治應用上,地質災害數字孿生基于物聯感知、三維仿真、大數據分析挖掘等技術,針對高風險防范區,構建地下三維地質、地上三維實景一體化的全要素、全時空數字孿生模型,以及地質災害領域知識圖譜,打造地質災害常態監測、風險預判、精確預警、科學處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業務鏈,實現地災防治歷史可追溯、現狀可感知、未來可推演的管理決策協同化和智能化。
本次大講堂為地理信息產業服務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帶來了新思路、新技術,無論是專家教授的精彩課程內容,還是觀眾的熱情互動,都顯示出大講堂的高質量。中地數碼相關負責人表示,《關于全面推進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的通知》的發布,既對新時期測繪地理信息事業提出了新的任務與要求,也給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實景三維中國建設前景光明,任重道遠,GIS技術亦需跨界融合,“我們將以開放的心態,在堅持國產GIS技術自主創新的同時,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BIM、物聯網、游戲引擎等先進技術,攜手生態合作伙伴,共繪實景三維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