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生活正文

擔當重任,守護網絡內容安全,人民中科在行動!

2022-03-21 18:28:20

“患生于所忽,禍起于細微”,網絡安全牽一發而動全身,越是步入發展快車道,越要筑牢安全屏障。

如今,互聯網已經成為輿論斗爭的主戰場。信息化潮流帶來了歷史發展機遇,也伴生著諸多風險與挑戰。時代命題的回應和破解,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氣,需要果敢的歷史擔當。

從“網絡大國”到“網絡強國”,一字之謀、一字之變、一字之進,預示著中國互聯網發展邁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

一: 建設網絡強國,信息安全已上升國家戰略

2月25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296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3.0%。互聯網時代催生了龐大的網民用戶和爆炸式的互聯網內容,其中不乏暴力、色情、犯罪等內容,互聯網風控安全治理面臨新的挑戰。

在剛過去的2021年,各類內容安全事件頻發,每個事件都必不可免的伴隨著新聞曝光、商譽受損、法律懲處、股價下跌、輿情抨擊、監管追責、關閉網站等嚴重后果。

而2022年被互聯網行業稱為政治大年,強化履行互聯網臺主體責任,維護網絡空間風清氣正依然是監管、行業、社會、網民的共同目標。內容安全關乎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也是互聯網企業、內容運營機構、內容制作者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維護網絡內容安全,人民中科AI在行動

世界各地的組織都面臨著復雜的勒索軟件、數字供應鏈攻擊和深層嵌入的漏洞的威脅。疫情加速了混合工作和向云的轉移,首席信息安全官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保護日益分散的企業,同時應對熟練安全人才短缺的問題……

這些挑戰引發了網絡安全實踐的三大變革:

1)對復雜威脅的新對策

2)安全實踐的演變和重構

3)重新思考技術

維護互聯網內容安全,內容審核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海量的互聯網信息有賴于基于AI算法的內容審核技術,AI技術通過機器學,提高識別內容安全威脅的準確度及應急反應速度,有效維護互聯網內容安全。

人民中科擁有世界領先的內容理解能力,并在國內率先實現億級/秒的視頻比對,對全網海量圖文及音視頻內容進行高通量感知、機器理解、智能檢索、深度挖掘、全息展示等,提供面向政府和企業的內容安全服務、內容監測及版權保護、內容情報挖掘、內容安全測評和互聯網內容審核、風控、巡檢等系統。

同時,人民中科內容風控大腦可智能識別內容中的人物、實物、日常場景及群體事件、交通事故、災害等特殊場景,暴力、色情、恐怖等指定情節,字幕、彈幕、橫幅等OCR,公文、文件、公章和屏幕翻拍等保密信息,以及多種自定義識別和內容安全知識圖譜。

通過智能化的理解和檢索,內容風控大腦可實現對互聯網內容的日常巡查、對可預判的重要事件的提前預警、對輿情熱點的監測分析、對行業風險案例的解讀分析等,廣泛運用于新零售、傳媒、互聯網金融、在線教育、政府、安防、信息通信等應用場景,有效幫助各互聯網主體降低內容風險,保障運營安全。

寫在最后:

2022年國內互聯網發展進入深水區,野蠻生長的時代漸行漸遠,互聯網行業營收結構調整、收入放緩所帶來可支配資源將使企業戰略受到明顯影響。

深入研究我們會看到,互聯網頭部、腰部、尾部臺,內容安全體系化建設或多或少還存在不夠細致、不夠系統、不夠有效的情況,尤其以中臺更為明顯。

企業有多大,社會責任就有多大。互聯網企業是網絡內容、產品、服務的主要提供者,也是內容安全治理的“第一道關口”和“第一道防線”。

維護網絡內容安全,人民中科一直在行動。以專業為核心,輔以人工智能技術加持,人民中科已建立起成熟的互聯網內容風控體系,并成功落地“內容風控大腦”智能應用產品-“白澤”,適應各類內容應用場景,為建設網絡強國保駕護航。

關鍵詞: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