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生活正文

阿里云加速器攜手創頭條發布《2022大灣區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研究》報告

2022-03-29 15:11:20

目前,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以及疫情沖擊,“專精特新”企業已經成為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尤其在強化科技創新和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作用不斷顯現。國家高度重視“專精特新”企業的培育和扶持,希望通過各項舉措不斷提高全國“專精特新”數量和比重,促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廣東作為我國經濟和創新能力強省,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企業數量位居全國前列。截至2021 年,廣東累計培育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8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29 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281 家。面向未來,廣東在積極布局,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項培育工程,進一步提升省內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的企業的數量和綜合化水

在此背景下,阿里云加速器聯合創頭條重磅發布了《2022大灣區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研究》報告,助力大灣區專精特新發展。本報告綜合分析了廣東省“專精特新”企業的特征,通過對比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廣東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的評價指標,以及對企業綜合競爭力進行評估,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中篩選整理出潛力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百強榜單、制作相關產業圖譜,并圍繞廣東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

發展增速:2021年廣東省“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增長77.49%

2020 年廣東省共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22家,2021年認定 1459 家,年增長率為 77.49%。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增速明顯,整體企業競爭能力提升比較顯著,更多的中小企業晉級為細分領域的領頭羊企業。

1.png

從地域分布上看,深圳市846 家位居全省第一,惠州市、廣州市、佛山市、東莞市等緊隨其后。

2.png

行業分布:五成“專精特新”企業屬于“四基”領域

廣東90%以上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布在制造業,重點聚焦在主營業務突出、競爭力強、成長好的制造業中小企業,五成“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屬于工業“四基”領域,并且以戰略新興產業、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先進基礎工業、產業技術基礎,以及基礎軟件等領域的中小企業為主,重點集中在新一代電子信息、現代輕工紡織、先進材料、軟件與信息服務、精密儀器設備、智能家電及生物醫藥與健康等產業。

3.png

產業圖譜:專精特新“小巨人”潛力企業眾多

為發掘廣東省潛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進一步培育其成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依據權威評價體系對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進行綜合評估,形成廣東省潛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百強榜單,并針對榜單企業制定2022廣東省潛力“專精特新”百強榜單產業圖譜。

4.jpg

發展建議: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發展建議

雖然廣東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數量以及培育工作在現階段位于國家前列,但是企業仍在一定程度上面臨多種挑戰。 比如,企業產品競爭力、創新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企業融資難,運營成本高;缺乏有效臺,信息獲取和技術研發受阻;制造業數字化建設薄弱等。要想解決“專精特新”企業培育發展面臨的各種問題,就需要政府、企業聯合行動,打出了系列“組合拳”。

1、專注細分市場,加強技術攻關

中小企業的發展一定要結合自身特點,揚長避短,充分發揮企業規模小的優勢,將有限的人力、財力和物力集中在一個單一領域內,加大對專業領域的研發投入和經營力度,持之以恒,經過長期努力,方能取得突破。在技術攻關方面,廣大中小企業需要強化自身創新意識,在專注領域內提升技術創新度和專業能力,打造自身特色,加強成果轉化,提升產品市場占有率,形成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2、優化金融市場,打通中小企業融資貸款渠道

金融市場的建設中,一方面可以引入投融資機構,適當出臺部分專項貸款產品;另一方面在財政資金撥付、產業基金支持等方面對廣大中小企業,特別是“專精特新”企業給予適當傾斜。此外,還可以借助第三方服務機構發掘有潛力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從而進行精準化幫扶,幫助其登陸北交所,完成上市渠道方式融資。

3、打造產業合作臺,促進資源信息共享

政府發揮牽頭引導作用,整合政策、資金、創新資源等要素,建立產業創新合作臺和生態體系,降低中小企業獲取資金、人才、創新資源以及外部信息等要素的成本。同時,在共技術研發、小試中試等方面也可通過產業創新臺獲取相應的資源、技術和設備設施支持,最終形成產業協同發展效應,助力中小企業做大做強,進一步提升區域科技創新水

4、加強數字化建設,實現信息全流通

在數字化建設的過程中,一方面要通過企業運用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生產設備及物聯網臺,優化生產工藝、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節能減排效果,進一步加強綠色低碳生產能力;另一方面也要通過產業數字化應用,進一步強化產業協同發展和共技術攻關能力,可出臺相應的政策和指導意見,對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指引方向和相應的補助、獎勵,鼓勵中小企業進一步推動數字化建設,實現數字化轉型。

阿里云加速器:孵化加速“專精特新”企業成長

阿里云加速器整合阿里巴巴技術、產品、商業生態資源,協同產業、資本、媒體等多方力量,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加速產品和服務,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升級加速,以達到云上創新創業生態繁榮目的。目前重點服務600家創新企業,67%通過加速器鏈接資本獲得新一輪融資,70%通過阿里云走向市場和擴大業務,100%實現數字化升級加速,企業總估值超過1400億元,最大估值增長50倍。

研究發現,多數“專精特新”企業需要提升數字化、經營、融資三類能力,阿里云加速器可以從這些方面出發為其提供幫助。服務過程中,所托瑞安、杭州國芯科技、權大師、博雷頓科技、華捷艾米、高仙機器人、翌飛銳特、百煉智能、宇鏈科技、知果果、敬之網絡等一大批具有代表的“專精特新”企業,在阿里云加速器的孵化加速下,實現了云上的跨越式發展。報告具體介紹了阿里云加速器孵化加速的三個“專精特新”企業成長案例,詳見報告全文。

合作聯系:tushan.lb@alibaba-inc.com

研究報告全文如下:

關鍵詞: 阿里 專精 發展研究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