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生活正文

喜馬拉雅更新招股書,付費會員同比增長52%

2022-03-31 14:35:17 來源:創商網

北京時間3月29日,喜馬拉雅在港交所更新招股書。高盛、摩根士丹利和中金為聯席保薦人,騰訊、閱文、百度、小米、好未來、索尼音樂為戰略投資者。主要財務投資者包括美國泛大西洋投資集團、摯信資本、高盛、興旺投資、創世伙伴資本等。

就在日,于2021年9月13日遞交港股招股書的喜馬拉雅剛剛屆滿6個月,招股書進入失效狀態。這種失效是上市規則規定的審計數字過期。此次更新是按照聯交所上市規則要求更新數據和資料。

招股書顯示,喜馬拉雅2019年-2021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6.8億元,40.5億元和58.6億元。2021年財年,喜馬拉雅總營收同比增長43.7%,業績呈穩健增長態勢。全場景均月活躍用戶達2.68億,同比增長24.4%。

目前,喜馬拉雅已擁有多元化變現渠道,付費訂閱、廣告、直播成為臺變現的三大支柱。內容生態健康持續發展,逐步形成以內容生產、主播孵化、內容分發為主的音頻生態圈,全鏈條生態布局正在形成。

據灼識咨詢數據,就2021年的均 MAU、總移動收聽時間和總收入而言,喜馬拉雅是中國領先的在線音頻臺。《2021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喜馬拉雅的用戶滲透率達到67.1%,牢牢占據著在線音頻行業第一梯隊的地位,持續引領著“耳朵經濟”蓬勃發展。

提供一家人一輩子的精神食糧 用戶粘持續增長

喜馬拉雅為內容創作者和用戶搭建了互聯網連接交互的臺,提供一家人一輩子的精神食糧,已成為用戶日常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喜馬拉雅豐富的內容供給和廣泛的終端應用場景,能夠滿足跨越各年齡段、不同身份、職業的用戶對于內容的差異化需求。據灼識咨詢的調研顯示,喜馬拉雅是用戶首選的在線音頻臺。

招股書顯示,2021年,喜馬拉雅全端均月活躍用戶為2.68億,同比增長24.4%,其中移動端均月活躍用戶達1.16億。移動端用戶日均收聽時長為144分鐘,總收聽內容時長達17441億分鐘,在全行業中收聽時長占比達68%。

相較于其他在線音頻臺,喜馬拉雅的用戶粘和活躍度更高。據招股書披露,喜馬拉雅的付費用戶及付費率均逐年遞增。2021年,付費會員數量1440萬,同比增長52%,移動端用戶付費率提高至12.9%。

在線音頻相對于觀看視頻、游戲、閱讀及其他娛樂形式,有著獨特的陪伴屬。正如喜馬拉雅招股書所說:“用戶可于進行其他活動的同時通過在線音頻獲取知識或自我娛樂,收聽場景包括睡前、通勤、學、工作、體育鍛煉和做家務等。”喜馬拉雅滿足用戶從-1歲到100歲全年齡段的需求,提供一家人一輩子的精神食糧。

此外,喜馬拉雅通過布局智能家居、智能音箱和車聯網,拓展出豐富、便利的終端應用場景,進一步提升臺內容滲透和用戶粘

數據顯示,喜馬拉雅與阿里、小米、百度、騰訊、華為、美的等頭部企業達成合作,93%以上的智能音箱都接入了喜馬拉雅的內容。在車載智能終端部分,與特斯拉、保時捷、捷豹路虎、寶馬、奧迪等超過95%的汽車企業進行深入合作,TOP30的汽車品牌均已接入喜馬拉雅的音頻服務。

招股書顯示,2021年,喜馬拉雅物聯網及其他開放臺月活用戶已達1.52億,同比增長35%。其中,車載智能終端和家用智能終端月活躍用戶為0.49億。

音頻“聲態圈”效益顯現

在線音頻行業中,內容生態和用戶數量是支撐企業發展的基礎,喜馬拉雅也不例外。圍繞音頻和內容,喜馬拉雅連接上下游產業,正在構建一個超級音頻內容生態圈。

目前,喜馬拉雅內容生態包括有聲讀物、泛娛樂音頻、播客、知識分享和音頻直播等內容。喜馬拉雅通過“PGC+PUGC+UGC”戰略,創造出一個“聲意盎然”的“聲音宇宙”,實現了音頻內容的全方位覆蓋,從頂級專業生成內容到長尾用戶生成內容。與此同時,AIGC進一步豐富內容生態,升級音頻內容生產模式,未來喜馬拉雅有著更大的想象空間。

招股書顯示,2021年,內容創作者數量超1351萬。喜馬拉雅生產的音頻總體數量為3.4億,有聲書音頻數量為490萬,涵蓋100多種類型的廣泛音頻內容,包括教育培訓、歷史人文、親子關系、商業及娛樂等。

從上游來看,喜馬拉雅建立整合了全面的版權內容資源,確保了上游版權優勢,持續生產優質的音頻內容。喜馬拉雅與包括閱文集團、中信出版社和晉江文學網在內的眾多網絡臺和出版商建立了牢固而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2021年,喜馬拉雅獲得內容版權數量增長至57184個。

UGC同樣是維持喜馬拉雅多元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UGC內容在2021年整個臺收聽時長中占了45.3%。喜馬拉雅通過給用戶更便捷的音頻創作工具及拓展更多音頻品類(如播客)來激勵普通用戶參與創作、分享音頻。去年8月份,喜馬拉雅推出“喜馬播客原創激勵計劃”,對原創播客開啟現金補貼扶持,助力優秀播客成長。此外,為了幫助更多有意向從事音頻行業的創作者實現夢想,為音頻行業注入更多新鮮血液,喜馬拉雅在人才培養上方面也投入了更多成本。

從下游來看,喜馬拉雅內容分發和終端應用場景日益拓寬,滿足用戶多元化、全場景的終身內容需求。人們可隨時隨地參與到聆聽、朗讀、消費等與聲音有關的活動中。

商業版圖良健康 變現渠道多元穩定

目前,喜馬拉雅變現模式多元化,具有較強穩定。招股書顯示,喜馬拉雅通過付費訂閱、廣告、直播等多元變現渠道找到了商業化的獨特通路,打造了公司可持續發展的路徑。2021年,喜馬拉雅總營收增至人民58.6億元。其中,訂閱收入為29.9億元,同比增長49.0%;廣告收入為14.9億元,同比增長38.8%;直播收入為10億元,同比增長39.6%。付費訂閱、廣告、直播成為臺變現的三大支柱。

其中,付費訂閱服務是公司業務的基本盤。付費訂閱業務的ARPPU也呈上升趨勢,得益于付費單賣業務不斷推出高附加值的創新產品,以及付費會員模式得到更多用戶的廣泛認可。在廣告方面,未來隨著內容與廣告的進一步融合,品牌和效果廣告收入均有望得到快速增長。

與此同時,2021年喜馬拉雅直播MAU已達550萬,較2020年增長61.5%。喜馬拉雅直播業務的潛力,已經得到機構認可。東興證券認為,在線音頻用戶對于喜愛主播存在一定的追隨效應和情感需求,未來隨著開播博主數量、直播內容質量的提升,以及音頻直播社交價值凸顯,喜馬拉雅直播的月活躍用戶數量及付費率將同步上升。

值得關注的是,招股書顯示,喜馬拉雅一直保持高毛利且毛利率呈持續上升趨勢,毛利率從2019年的44.5%上升到2021年的54.0%,具有很強的成長潛力。喜馬拉雅毛利率在內容臺里處于領先且仍呈穩步上升趨勢,隨著業務規模的持續擴大,規模效應將帶來可期的利潤。

AI技術加持下 企業護城河拓寬加深

招股書顯示,2021年,喜馬拉雅的研發開支為人民10.27億元,同比增長64.6%占同期總收入的17.5%,技術和研發人員占比40%。科研技術投入不斷增加,夯實了基礎設施能力,強化了AI和大數據的建設,是面向長期可持續價值的投入。

一方面,喜馬拉雅利用專有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對數據進行深度學,建立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發現和推薦機制和智能標簽系統,以提高內容分發的準確和效率以及用戶體驗。

另一方面,專有技術也可以幫助內容創作者更好地制作高質量的音頻內容。例如,最先進的文字轉語音(TTS)技術能夠有效地將新聞、文章和書籍中的大量文本轉換為音頻。

年來,喜馬拉雅的AI語音技術落地成果頗豐。今年年初,喜馬拉雅的兩項語音技術成果被世界頂尖學術會議“2022年IEEE國際音頻、語音與信號處理會議”收錄。此前,喜馬拉雅智能語音實驗室利用TTS語音合成技術推出“單田芳聲音重現”系列專輯。喜馬拉雅還基于自研的TTS框架,采集頭部主播“喜道公子”的真聲打造了AI主播“喜小道”,與AI續寫應用“彩云小夢”合作,打造了首個從故事創作到演播均由AI完成的AI電臺。AI語音技術吸引媒體加速布局音頻內容,特斯拉等品牌電臺也借助喜馬拉雅的AI語言技術推出AI專輯。

隨著AI技術手段的落地,喜馬拉雅自身企業的護城河日益拓寬加深,將繼續秉持著長期主義理念發展,未來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和想象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書披露,喜馬拉雅此次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于繼續擴大和提升所提供的內容并賦能內容創作者,并提升下一代技術、AI和大數據能力以進一步提高營運效率等。

關鍵詞: 喜馬拉雅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