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上海人的餐桌,牽動著全國無數人的心,4月9日,無錫市商務局向上海市浦東新區上鋼新村街道等地捐贈4萬箱蔬菜,每個蔬菜箱包含西紅柿、黃瓜、上海青、小白菜、芹菜、胡蘿卜等蔬菜。訂單一經下達,淘菜菜位于山東聊城、濟寧,湖北武漢,河南鄭州的四個農業直采基地迅速開始作業,三省負責統籌、采購、運輸的“淘小二”們立即就位,開啟了一場物資運輸接力賽。
3000通電話
在接到無錫市商務局的訂單前,藍香已經完成了上海市普陀區10.2萬件物資以及餓了么集單近8萬件物資的采購、履約。
無錫市商務局捐贈物資運輸車
藍香清楚的知道被封控的上海人有多么缺乏物資,她是這次淘菜菜給上海送菜項目的發起人,在上海居住了18年。封城后,她的電話被作為物資供給聯系人的電話公布了出去,接下來的幾天里,她在上海家中接到了3000個物資采買電話,每一通電話,都系掛著一個家庭最迫切的需求。
幾乎沒有猶豫,藍香決定承擔起這份額外的工作和責任。她收集電話那端需要采買的物品,組織起四百多人的微信群,利用自己的工作資源聯系采購和供應鏈,逐漸開辟出一條順暢的物資通道。
這是藍香從未有過的體驗。千萬個訂單不是通過系統下單、自動歸整,而是由一個個焦急而滿含期盼的聲音,傳達給藍香和同事們,再由他們手動跟進。除了正常的生活物資采購,藍香也時不時收到一些特殊需求。一個聽障女孩告訴她,自己是外地人,在浦西的餐廳打工,封控給她的生活帶來極大不便。住在浦東的藍香托朋友幾經輾轉,在10號晚上給她送去了她需要的物品。
藍香希望自己能夠幫助更多的人,但她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在忙亂之際,她的物資采買微信群里,不少人主動站出來擔任自己小區的團長。他們主動征集小區需求,發放團購物資。在人們自發的守望相助下,超過20萬人受惠于藍香打通的渠道。
藍香感慨:“街道、居委會已經很努力,但是上海人太多了。老百姓自發組織,運營到現在,上海人很了不起!”
200萬斤蔬菜
雷光是淘菜菜山東聊城數字農業蔬菜基地的采購員,參與到給上海送物資的項目后,他第一時間趕到淘菜菜在山東聊城的蔬菜直采基地,與農戶和工人一起分裝、搬運。
基地打包好的物資快速裝車中
在過去的半個月,加上無錫商務局的這一單,雷光他們的采購小組已經組織發出了近200萬斤蔬菜,運貨的車輛每天轟鳴在往返基地的道路上。
“原本以為每天能有10萬件的產能, 但是實際操作起來沒有這么簡單。”雷光說,尤其是最近幾天天氣升溫,蔬菜在30多度的高溫天氣下容易腐爛,冷庫有限的產能又導致冰瓶物料緊張,這些都給工作增加了難度。
擺在面前的困難很多,可基地工作人員和菜農們的全力支持和肯定,讓雷光覺得不是一個人在努力。雷光還記得,來基地的第二天,旁邊的老菜農一大早就拉著自己收來的蔬菜說要捐給上海,跟大爺交談了半天,大爺才同意把菜按照收購價交給雷光?;丶庸ご虬墓と?,得知自己加工的蔬菜保障包是為支援上海居民,對手中的蔬菜都精心處理、額外細致得打包分選。雷光回想了一下,這些日子他們幾乎每天都從早上7、8點鐘,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4點,才能回基地旁邊的小旅館睡三四個小時。
看著一輛輛車整裝待發,雷光來不及歇口氣,又要投入新的工作中。他已經高效完成了他的任務,接下來的時間屬于貨車司機,15輛貨車從各地陸續出發,奔赴上海。
900公里路程
4月10日下午6點鐘,在后車斗裝滿蔬菜后,張成亮開著他的貨車從武漢基地出發了。這輛17.5米的大箱貨內一共裝了分配給2000多戶人家的蔬菜。
張成亮在淘菜菜做干線司機已經一年多了,日常往返于蔬菜基地和中心倉。疫情管控期間,運輸不便,但張成亮聽說要給上海送物資,立刻報名了。“特殊時期,我也想盡一點綿薄之力,能做一點就做一點。”
從武漢出發之前,張成亮收到了基地特意為司機們準備的物資箱,里面有水、面包、泡面。由于不確定高速服務區能否停靠,張成亮一路都不敢多喝水,口渴的不行才抿一小口水,餓了就啃兩口面包。為了能把物資順利送達,路過高速服務區,他也盡量不下車,就在駕駛室里瞇一會兒。從武漢到上海,900多公里的路程,在層層檢查下,他用十幾個小時就能抵達。
捐贈物資到達浦東新區上鋼新村街道
張成亮說,自己以前從沒來過上海,聽別人說這里是國際化大都市。“路過高速口的時候,我看到也有其他地方車牌號的大貨車,雖然不知道他們拉的是什么,但是司機們隔著玻璃相視一笑的時候,我知道大家心里的信念是一樣的。”
4月11日中午,張成亮的貨車順利抵達浦東新區上鋼新村街道。小區外的商鋪大門緊閉,小區里也安靜的出奇。在給社區工作人員打了電話說明來意之后,一群帶著口罩的社區工作人員涌了過來。他搖下車窗,帶著口罩,被引導到小區門口的空地停車。
順利交貨后,社區工作人員向張成亮表示了感謝。“特殊時期,也沒辦法好好招待你,我們替所有的居民謝謝你。疫情過后,歡迎再來上海做客!”看到居民們領到物資時舒心的笑容,張成亮覺得再多辛苦都值得。這一刻,張成亮疲憊的心才真的松懈下來,“一路上有太多未知,把貨安全送到上海同胞們的手里,才算安了心。”
從疫情風暴中心發出的呼救,得到了全國各地的響應,每一份物資的抵達,都承載著無錫居民對上海居民的關懷,都給封控中的人們帶來一分挺過疫情的信心,疫情期間,生活的希望就在每一張餐桌之上。(來源:中國農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