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專家學者,把城市人口流失、低生育率歸咎于過高的住房成本。
以一線城市住房均價為例,根據機構數據顯示,到2021年底,深圳超8萬,北京上海也與6萬相距不遠。買一套90平米的均價小三房,其代價也在500萬以上。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當然,其他很多地方的房價也不低,畢竟全國新建商品房均價已經突破萬元/平米。買一套全國均價房,基本也要百萬左右支出。
但收入呢?
根據公開的統計公報顯示,過去的2021年,“首富”上海市民的年平均可支配收入為7.22萬元,北京6.94萬元,深圳6.48萬元,即使按照一套總價500萬房子的30%首付款算,要湊足這150萬,不吃不喝分別需要20.7年、21.6年、23.1年。當然,如果收入真這么多的話,月供基本上也是難供得起的,結論即是,對于普通收入者而言,在大城市立足的概率微乎其微。
對于育齡家庭來講,居無定所,想要安心生娃談何容易,所以,在高房價下,生育意愿逐步降低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姚余棟曾表示,一線城市的高房價會影響生育率。都知道日本是世界低生育率國家,但在姚余棟看來,目前日本生育率為1.4%,而我國的生育率大概在1.28%,比日本還低。
實際上,關于房價與生育的關系,一直有機構跟蹤研究,比如西南財大發布的《高房價影響生育意愿嗎?——基于房價與育齡女性生育意愿的經驗分析》報告中顯示,房價每上漲1%,生孩子的意愿就下降0.2個。
無獨有偶,人口學家、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原新教授也認為,自1991年以后,生育率曲線就呈現向下趨勢,當低生育率持續30年后,人口負增長將在未來10年到來,且沒有任何懸念。大意是,生育率下降帶來的人口負增長趨勢不可逆。
毫無疑問,“不敢生、不愿生”看似是人們觀念的變化,實際則是高房價導致的住房成本過于高昂,兩組數據也說明了這一點:
1.京東數字科技集團發布的中國人口遷移和城鎮化發展報告顯示,僅在2018年這一年,北京凈遷出28.7萬人,位居四大一線城市之首,上海、廣州、深圳分別為12.1萬人、11.6萬人、11.8萬人。實際上,數據還顯示,2019年-2021年,北京市的人口還持續流出,分別為13.2萬、3.7萬、1萬,連續4年凈流出。
2.根據各地公布的數據看,近10年期間,人口下降的149市來自23個省份。分區域看,東部地區共有14個,占下降城市總數的9.4%;中部地區有47個,占31.54%;西部地區有55個,占36.91%;東北有33個,占22.15%。
可以看到,人口減少城市遍地開花,有發達地區,也有欠發達地區,其實,相比較而言,那些超大城市本身擁有豐富的產業,更多、更高的收入機會,但更高的房價成為了他們面前的攔路虎,按我們的傳統觀念,沒有擁有工作生活所在地的房子,僅僅靠租房,終究不像一個家,留不住青春,更留不下人,所以,一時間,逃離北上廣深也成為了流行詞。而經濟不發達的地區雖然房價相對低些,但相對于當地的收入,這些地方的房價也顯得高了,同樣也脫離了需求。
實際上,早在2020年,民政部李紀恒部長撰文就表示,“受多方影響,我國適齡人口的生育意愿偏低,總和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線,人口發展進入關鍵轉折期”。這個“多方影響”,想必很多人都會聯想到高房價。事實也如此,以2021年全國新建商品房10139元/平米算,買一套均價房也要上百萬,對于年輕人來說,除去日常開銷,要多少年才能湊足首付款?像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雖然有疏解首都功能的需要,但高昂的住房成本也讓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
對于高房價產生的“弊病”,專家建議網友稱贊。
這個時候,很多人聯想到日本,當下實行的65歲的退休制度,而在2021年修訂的一項議案,建議把退休年齡延長至70歲,日本政府甚至提出了“工作不退休”的計劃。事實上,我們目前也提出了“漸進式”延遲退休,按照目前的規劃看,在不遠的將來或落地實施。從本質上講,都是以緩解生育率不足帶來的勞動力短缺問題。
當然,也有不少專家認為,在高房價下,要從根本避免“低生育陷進”,還是應該從養育等支出成本上著手,讓大家敢生。中國計劃生育協會黨組書記王培安在一份建議中提到,對生育家庭包括購房、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而人口專家梁建章更是直言,除了減稅等措施外,建議對多個孩子家庭買房免地價政策,在具體操作上,對這類家庭買房,直接把地價減掉,在他看來,這樣可以提振生育,特別對那些城市的工薪族,其效果會非常明顯。
據梁建章援引的數據顯示,平均地價占房價的比值在0.68,換言之,購買一套商品房,其中有68%的售價成本屬于土地成本。即使在大城市,其地價占房價比例也在50%以上,減免掉地價,相當于購房成本打對折。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共贏的政策,不僅提高了生育率,而且還有更多的錢用來拉動其他行業的消費。你覺得專家的這個新方案行嗎
可以暢想一下,當每個月不會為一大筆房貸發愁,有更多的錢投入到養老、教育和生活品質提升上,多生一個孩子,不更其樂融融嗎?說到底,讓房價回歸理性才是根本,高房價的“弊病”也就自然消失了。那么,你還有什么更好的建議嗎?可下方留言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