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政權變化最快的一個時期了,因為這個時期有長期的封建割據問題和動蕩不安的社會,戰爭不斷。
結果導致這一時期的發展受到嚴重的影響,人口的急劇下降,經濟發展受了嚴重的破壞。
歷史上,魏晉南北朝在隋朝登場后,由隋朝重新統一了中國,至此魏晉南北朝南北分裂的現象,到此就結束了。
魏晉南北朝的分裂的局面為什么會在隋朝又重新走向統一,因為這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1、體現在人們日漸成熟的文化的意識。
2、經濟的不斷發展。
3、南北的軍事差距的懸殊。
魏晉南北朝能夠實現重新統一是社會發展的趨勢,也是各民族人民的人心所向。
因為在魏晉時期,社會的動蕩不安,統治者的荒淫無度,對人民的嚴重剝削,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人民向往著和平的生活。
也只有和平的生活才能讓他們不再居無定所,四處漂泊,家人離散等一系列的因素。
所以魏晉南北朝的重新統一的歷史發展的產物。
一:魏晉南北朝的走向重新統一的原因
(一)文化因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局面大多呈分裂的狀態,但是也阻擋不了統一的趨勢。
首先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不安,而流民和移民都是哪里穩定去哪里,這樣一來就大大地推動了文化的交流。
如果說他們彼此沒有往來,那么他們之間的文化差異也就越來越大。
也正因為流民和移民的到來,他們之間會各自尋找彼此能夠交流的方式。
經過長遠的影響下,各族之間的語言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便是這新的交流方式。
至此,文化的統一便是魏晉南北朝的走向重新統一的前提。
(二)生活因素
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族之間的生活方式是各有不同的,主要表現在游牧生活和農耕的生活。
在這個時期上他們最主要的不是民族上各地方的征戰,而是他們如何和平共處。
那他們生活的方式是各有不同的如何實現民族的融合,這就可以分為四個部分了。
交 往:因 為 流 民 和 移 民 的 到 來,他們肯定是要相互交往,肯定不會各自為事,在這基礎上各民族的交往相 對來說就更加頻繁了。
雜居:各民族之間的住所都混在一起了,實現了大雜居的情況,這樣他們的生活方式就會相互影響從而實現民族的融合。
通婚:各民族往來交往密切,這就導致會有不少人因此而看對眼,這樣各民族之間就相互通婚,生活方式、文化能相互影響,大大促進了文化的融合。
認同:各民族之間為了統治,肯定要學習對方的語言,不然談何統治呢?而且他們的文明也是相互感染的,這樣在實現統治的時候可以提高他們的地位和威權。
(三)經濟因素
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很明顯的就是北朝的經濟不比南方的經濟發達。
但是南朝雖說經濟發達,但是南朝的土地和經濟都掌握在士大夫的手上,而真正到達民眾手里就不多了。
而南朝政府卻把賦稅的重擔也壓在民眾的身上,這樣導致民眾生活疾苦困難。
而我們可以看看北朝,雖然他們經濟遠沒有南朝發達,但是民眾的生活較為安定,它不像南朝經濟都控制在士大夫手上。
它們因為長期戰爭的紛擾,這些社會的生產力都遭受了巨大的破壞,沒有把經濟全部掌握在士大夫等地主手上。
民眾自己有了土地,干活就更加賣力,這樣它們的農業和生產力就穩定上升。
而且,北朝的統治者對于農業也是相當重視的。
在這一段時期,魏晉南北朝的發展勢力是相當的,當時南北經濟是互通有無的,對雙方都是有利的。
但是一旦政權上爭鋒相對的時候,那么就損害了大多人的經濟利益,這樣民眾就不干了,這就為后來的統一創下了基礎。
(四)交通因素
魏晉南北朝時期,水路的道路是相通的,因為長期的社會動蕩不安,人們的舉家遷徙,商人的經濟往來,僧人的云游,這樣的各種因素下,交通也就越走越多,越來越廣了。
它們帶動了魏晉南北朝的交通問題。
魏晉南北朝時期也開槽修建了一系列的水道以滿足運兵與運糧的需求,當時的國家統治者都非常重視水道的發展,這些水道的發展也為后來的走向重新統一奠定了基礎,使得后來的重新統一少了很多來自地理上的障礙。
盡管各國家的政治是分裂的,但是它們的經濟卻往來頻繁,這種情況也大大促進了統一。
(五)客觀因素
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朝的君主昏庸無道,政治腐敗,官員之間官官相護,沒有真正干實事的人,因而朝廷的綱紀敗壞。
我們再來看看北朝,它們長期要應對外來的侵略,為了維持朝政,只能拼命的在朝政上多下點功夫,沒有時間像南朝的君主一樣荒淫無度的過日子。
這樣來說,北朝的政治相對穩定,這也為后來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六)社會因素
在那個時期下,南朝的世家子弟一個個安于現狀,不切實際,只會在那虛談,置國家大事不顧,看不起那些寒門子弟,排斥他們,這樣就大大敗壞了整個社會的風氣。
而那些寒門子弟雖然有雄心壯志去報效國家,可苦于有心無力,再加上士族的輕視,使得他們的離心大,這樣國家沒能團結一致。
我們可以看北方的世家子弟一個個生活節儉,禮賢下士,他們專注研究治國方法,這樣才能在這動蕩不安的時代謀求一線生機。
(七)軍事因素
南朝的軍事的控制者主要是庶族的人掌控著,在南朝初期經濟發展,國力強盛,但因為后期統治者的荒淫無度和國家糜爛,使得南朝的實力大大減退。
南朝國家軍事方面的弊端也是十分嚴重的,他們分配的地方上的軍官是掌握著朝廷的政治權利還掌握著軍權,這樣就容易使得地方官員起兵造反。
魏晉南北朝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皇帝沒有辦法親自統率軍隊,而那些世家子弟又紈绔放蕩,這樣一來,軍政大權就落入旁人手里,導致地方軍閥勢力囂張。
而且南朝的土地廣闊,人又相對比較少,這樣征集的士兵就少,再加上士兵的地位不高,經常受到歧視,導致他們士氣不高,這樣軍隊整體也就不高了。
(八)戰略因素
當時的突厥不斷頻繁的發起戰爭,危害了南北朝的發展。
特別是隋文帝在位時,北周嫁到突厥的公主想要報復亡國之仇,就不斷的向突厥可汗吹耳邊風,讓其帶兵攻打。
在開皇初年,他們疲于應付突厥的戰爭,沒辦法去實現魏晉南北朝的統一。
到了后期,突厥的內部矛盾增加,他們要應付自己國家的矛盾,沒有時間率兵攻打,
北朝這個時候就有精力調理生息,這解決了后顧之憂,就可以實現魏晉南北朝的統一。
二:魏晉南北朝的走向重新統一的意義
(1)魏晉南北朝走向重新統一結束了幾百年的社會的動蕩不安,重新成為大一統的社會,也為后來的唐朝的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魏晉南北朝的統一為經濟的穩定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人口逐漸增多,生產力得到提高,商業開始繁榮。
(3)魏晉南北朝的走向統一有助于鞏固和加強民族的融合。
三:結語
總之,后來的魏晉南北朝能夠走向重新統一,其統治者的雄圖大略及改革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魏晉南北朝畢竟經過了那么多年的演進,南北地區雖然各方面上都是不同的,但經過這歷代統治者的發展,社會各方面都有著非一般的長進。
這樣有助于后來魏晉南北朝走向重新統一,而統治者能把握對的時機,對南北朝進行了統一。
當然,最重要的是各族人民經歷了長期的戰亂時期后,幾乎全部都期待和平和統一,這也是促使魏晉南北朝重新奔向統一的最重要因素。
備注:本文為轉載文章(原作者山東省聊城第一中學杜藝)。
想了解更多魏晉時期的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知識,給讀者推薦一本魏晉南北朝生活指南《最風流:生活在魏晉南北朝》。
簡介:魏晉南北朝上至皇宮貴族,下至市井小民,吃穿住行、文娛生活全景重現。
這是最混亂的時代,也是異彩紛呈的時代。動蕩與沖突,文化與繁榮,一本書帶你領略最精彩的魏晉南北朝。
年間遙久到影跡漫漶,分裂動蕩到鮮有人顧。可是,胡漢碰撞的火花,卻照亮了亂世的寒夜,引燃了隋唐的煙火。那些風流往事、文化時俗,都是我們不可多得的歷史財富。
《最風流:生活在魏晉南北朝》從歲時節令、衣食住行、娛樂游藝、婚喪嫁娶、醫藥教育、市井人情等方面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時風時俗,進行考據嚴謹而不失輕松風趣的介紹。一本書帶你領略最精彩的魏晉南北朝。
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下方鏈接了解和閱讀:
更多推薦閱讀:淺談何為魏晉風度,它有什么意義?為何它是歷代文人追求的目標?
漫談魏晉、南北朝的宮廷飲食,皇帝吃的不如大臣,欲求秘方而不得
“魏晉風流”代表著名士的風度,可現在為什么很少有人提及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