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傍晚,杭州市上城區衛健局收到轄區一例新冠核酸檢測陽性報告,隨即迅速發布緊急指令。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迅速組織,按照5分鐘響應、半小時集結要求趕赴一線,當晚累計出動358名醫護星夜馳援,徹夜堅守崗位,完成重點區域采樣26000余人次,并根據實際情況連夜在街道設置重點人員核酸采樣點。
3月5日17時30分,望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周靜接到一通緊急召集電話。18時20分,包括周靜在內的20名醫務人員已經全部集結完畢。
確診病例同單元需要入戶采樣,“我去”,封控區采樣需要聯絡員,“我來”,大通橋工地現場采樣點需要工作人員支援,周靜又出發了。清泰門需要轉運分包,周靜再次轉場地了,此時已是6日清晨的6時30分。當太陽慢慢升起,清泰門已經開始第二輪核酸采樣。從日落到日出,周靜已經轉了四個戰場。
她坐在椅子上,感覺坐著都能睡著了。但她不敢睡,手上的手機開了音量最大加震動模式,生怕錯過一個電話和微信。周靜說:“昨晚出發的人大部分人都是一夜未睡,希望第一輪的核酸結果是讓人滿意的結果!”
3月5日22時30分,閘弄口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機神站站長張玫貞收到緊急核酸采樣任務。
“像這樣緊急上門的任務已經數不清是第幾次了,就像是日常工作一樣,我們都時刻待命。”張玫貞說。
直至凌晨三點,就在上門采樣任務順利結束時,又收到緊急支援兄弟單位開展大規模核酸采樣工作。不耽擱一分鐘,張玫貞與隊友們一起,即刻啟動,趕赴采樣現場。
筧橋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全科護士劉建麗哄完兒子正準備上床睡覺,接到緊急任務后立即趕赴一線。
凌晨出發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她0點30分到達防范區,開始第一場的援助;凌晨3點又接新任務,防范區旁的東寶路工地,需要援助,她又是主動請纓;早上7點,她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老公已經準備好了熱乎乎的早飯等她回來。上午11點,她又準時出現在了常規核酸檢測工作間。
身高150cm,體重40kg,瘦小的身體,卻有著大大的能量,不管哪個“戰場”都能看見她。
3月5日傍晚,接到疫情相關指令后,南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6位醫護人員當即出發,開展核酸采樣工作。當天晚上,他們輾轉3個地方核酸采樣,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3點,才在采樣工作結束后吃上前一天的晚飯。
3月6日上午,第二支隊伍16人再次投入核酸采樣工作。除了集中采樣,醫護人員還要承擔自己轄區內次密接人員的上門核酸任務。因為任務緊急,汲取以前的經驗,兩支隊伍的醫護人員在出發前都穿上了尿不濕,“主要是怕中途尿急”。
第一天晚上,他們完成了1500多例的采樣。3月6日,他們繼續核酸采樣工作。
啃一口壓縮餅干,睡在單位的他又出發了!
疫情又起,四季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王波再次出發。他已經長達2個多月沒有休息過一天。
接到疫情防控的緊急任務后,他晚上10點從家里出發,當晚他就完成了全部10戶的核酸采樣工作,2點半完成標本交接。當聽說今天白天會有更多應急采樣任務后,他索性在站點睡覺,僅僅休息了3個多小時......
3月6日早上6點多,王波的電話又響起,他啃了一口壓縮餅干,利索地穿上防護服,又出發去采樣了……
面對疫情,上城醫護以參與任務為榮,不退縮、不遲疑,關鍵時候站得出來,頂得上去,以最飽滿的戰斗力堅決守護居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