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送個外賣,沒有動手打你,你拿這個叉子叉住人家,你把他當人嗎?”
19歲外賣小哥在某小區門口,被保安用鋼叉鎖住脖子動彈不得,也許是受到了驚嚇,一直抽泣淚流不止。
而站在他旁邊的另一位外賣小哥,正怒斥保安不把外賣員當人看。
現場沒有打斗的痕跡,外賣小哥身上也沒有兇器,保安更是沒有受到威脅。
那么究竟發生了什么,讓外賣小哥被如此對待?又是誰給的權力,讓保安做出如此過激的行為?事情最終又是如何解決的?
沖突原因
2020年疫情比較嚴重期間,大家都在居家隔離,點外賣的人十分多。
為了搶救一單快要超時的外賣,外賣小哥到達小區門口后,沒有按照保安的要求先登記信息,而是趁保安不注意,直接溜了進去。
等配送完成之后,他又急匆匆地想要配送下一單,可這時保安卻不樂意了,他攔住外賣小哥,并要求對方一定要將信息登記了才能走。
據外賣小哥說,他當時自己已經出示了自己的健康碼,沒有任何問題,他不明白為什么一定要浪費時間登記信息。
而保安的解釋是,每天進入小區的人員都有監控視頻,如果到時候人員信息對不上,那么受處罰的將會是他們。
但外賣小哥不肯妥協,因為他已經接到了新訂單,于是想要直接開車走人,卻不想保安直接將他拽了過來,隨后拿出了防爆鋼叉,鋼叉一頭固定在地上,一頭鎖住外賣小哥的脖子。
僅僅是因為不登記信息就用防暴鋼叉鎖人脖子會不會太嚴重了?要知道,防爆鋼叉是用來對付歹徒的。究竟是誰給了保安這樣的權力?
外賣小哥被鎖時,低著頭,斜著身子,那個又羞又無助的樣子,任誰看了都覺得氣憤不已。而周圍三個保安,則是輕松地背著手或把手插到衣袋里。
“當時我被鋼圈叉住脖子,小區又人來人往,還有人停下來看熱鬧,這讓我覺得自己被當成了動物看待。”事后外賣小哥說,回憶起當時的那一幕,還是覺得羞憤不已。
保安將外賣小哥扣押之后,揚言什么時候把信息登記好了,什么時候放他走。可此時的外賣小哥因為受到了驚嚇,一直抽泣不已。
也許是因為他年僅19歲沒有多少社會經驗,不知道如何處理這種讓人難堪的突發事件,也許是他被扣押住,害怕得全身僵硬,導致他一直沒能登記上自己的信息。
就在這時,又來了一位外賣小哥。他看到被扣押住的小哥,立即放下了手上的外賣,氣憤的的指責保安的過激行為,他要求對方解開鋼叉,但遭到了拒絕。
于是他又讓保安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在工作的時候被這樣對待,他心里會是什么樣的感受?然而保安不僅沒有答應,還堅稱這是物業公司的制度,而自己只是按規矩辦事,屬于正常行為。
可什么行為能凌駕在人的尊嚴之上呢?憤怒的外賣小哥當即報了警。
誰的過錯
警察趕到之后,解除了外賣小哥脖子上的鋼叉,因為長時間困鎖,脖子上已經有了明顯的傷痕,隨后就被送往了醫院。
整個事件就是保安大哥按照規章辦事,維護的是小區居民的健康,外賣小哥著急送餐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拒絕登記。
雙方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維護自己的利益,最后在警方的協調下,雙方達成了和解協議。保安鄭重地道了歉,外賣小哥也表示接受。
其實像這類保安和外賣小哥發生沖突的事件,近年來層出不窮,也許一個保安和一個外賣員起沖突可以歸結于個人摩擦。可當這兩個群體頻頻發生沖突的時候,就不單單是個人出了問題,而是外賣服務依舊存在最后幾百米的問題。
在疫情還沒結束的當下,每個小區和單位對外賣送餐的規定都不太一致。有的地方設置了外賣取餐柜,方便消費者取餐,有的學校禁止外賣車進入,外賣小哥只能隔墻送餐。
這其中的規則眾多,需要外賣小哥在配送的時候多去了解。也建議外賣送達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二三分鐘,因為送外賣途中不定因素太多,不必太苛刻,太武斷!人性化管理,才能合情合理。
網友熱議
雖然事件得到了較好的解決,可是像不配合防疫登記就被鋼叉鎖喉的事,還是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
有的網友認為,在疫情環境下,保安要求外賣員配合做好登記是職責所在,外賣員不配合確實是有不對的地方。
有的網友則是單從外賣員被欺負的角度來看,他們覺得外賣小哥是受到了天大的委屈。
他們認為,像小哥這個年紀,其他人還在啃老,他就已經出來工作了,為了生活不偷不搶,努力奮斗的樣子,應該得到大家的尊重。
還有的網友看到外賣小哥被鎖住的樣子,滿是憤怒,直接發出了靈魂三連問:把人像動物一樣地鎖在那里,合適嗎?有必要嗎?受到威脅了嗎?考慮過外賣小哥的感受了嗎?
他們認為保安是拿著雞毛當令箭,鋼叉是對付犯罪分子的,而不是對付外賣小哥的。是在傷害事件發生的時候,第一時間派上用場的,而不是稍有口角就用來鎖人。
其實外賣小哥不登記是怕超時,說到底是為了生活,保安認真工作也是為了生活,所以這件事情不能絕對地說誰對誰錯。
但保安和外賣小哥兩者同為服務人員,彼此之間應該換位思考,相互理解,相互體諒。
如果外賣小哥能配合保安把信息登記上,可能就不會浪費后來那么多時間。
如果保安能在勸說的時候,更溫和一些,更理解一些,可雙方可能就不會發生沖突,導致后來出現用鋼叉鎖人這種帶侮辱性的事情了。
結語
或許生活不易,或許每份工作都有著自己的規章制度,每個人也有每個人的難處。但在行事的時候只要多一些溝通與理解,少一些戾氣和沖動,就可以避免掉許多大大小小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