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華僑大學2022年“校長有約”之畢業生交流座談會舉行,該校校長吳劍平與16名境內外畢業生同學進行了在線交流。
會上,同學們分享了畢業論文(設計)進展情況、大學收獲體會、畢業去向以及未來規劃,介紹了受疫情影響,面試、實習、考試、實驗等遇到的困難,同時紛紛表達對學校、學院以及老師們深深的感激和不舍,大家都表示要與學校同心抗疫、共度難關。
法學院研究生彭博藝對學校舉辦“南昌儲備人才招聘活動”表達了感謝,目前她已順利簽約,將投身家鄉基層服務工作。新傳學院香港學生林雋康感謝7年來老師和同學對他求學的幫助,并分享了獲得教育部港澳及華僑學生獎學金特等獎的喜悅。國關學院何雪婷即將升學到香港浸會大學,她特別感謝了老師給予的就業規劃建議,以及老師撰寫推薦信幫助其圓夢升學。建筑學院劉嫻說到,疫情導致無法深入城市調研,影響畢業設計進度和質量,她還談了對建筑行業未來發展的看法。信息學院的曾丹云已簽約百度,希望學校今后進一步增加本科生先進實驗資源的投入,為同學們開展更前沿的實驗研究提供幫助。外語學院楊昊天希望學校能為畢業生提供勞動法方面的專門指導,提高畢業生的權益維護能力。政管學院曹南西表示學校提供的招聘信息及服務非常到位,建議學校加強就業觀念引導。……
“你們作為高年級同學,是師弟師妹們學習效仿的對象。你們在思想觀念、學習科研、體育鍛煉、生活方式、遵規守紀等方面的言行,都會對全校其他同學產生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希望你們能夠起到榜樣作用。”
吳劍平預祝同學們順利完成學業,并寄語全體畢業年級同學在三個方面起到榜樣作用。第一,在防控疫情中作榜樣。保持入校以來的優良記錄,繼續發揮帶頭作用,包括帶頭減少網購、不點外賣,以守護華園平安的模范行動,在抗擊疫情中交上一份滿意的畢業答卷。第二,在完成學業中作榜樣。學業、就業,關鍵還在同學們自己。希望大家克服困難,主動跟老師報告和爭取指導支持,抓緊時間,加倍努力,爭取按時按質完成本科或研究生學業。第三,在畢業就業中作榜樣。對年輕人來講,關鍵時刻的選擇,如就業選擇,往往決定一個人的一生。希望同學們早點確定畢業去向,積極留閩就業創業,期待大家將來不懈努力,成長為治學、治業、治國的優秀人才。
吳劍平希望大家珍惜離校前的時光,在做好疫情防控、畢業就業的同時,爭取做好三件事情:首先是為自己做一件事。抽空總結回顧一下校園生活,再看幾本書,進行適當的室內運動或戶外運動,保持良好身心狀態。其次是為同學做一件事。對其他同學以及師弟師妹的學業、就業、交友、生活、身心等方面關心問候一下,需要幫助的主動搭把手。第三是為學校做一件事。一如既往嚴格遵守校紀校規,愛護學校一桌一椅、一草一木,離校前打掃一下宿舍和實驗室、收拾好垃圾,盡量讓宿舍和剛來時一樣干凈整潔。找機會向教過自己的老師,服務過自己的職工,真誠地道一聲“謝謝”。
“希望你們把最美好的形象留在母校,把最美好的心靈帶到社會。”吳劍平如是說。
該校學生處、研究生院、教務處、實驗設備處、后勤處與會老師對同學們反映的問題作了反饋,表示將高度重視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想辦法消除同學們的學習障礙,助力大家順利畢業就業。(通訊員:華僑大學杜鑾燕 何雅妮 王雨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