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不用再去市里邊啦,鎮衛生院就有市醫院的專家,不用排隊,花錢還少。”“鎮衛生院的醫生還經常到俺們村里來義診,幫我瞧一下老毛病,還都不要錢,真是太好了。”……日前,界首市衛健委的工作人員進村入戶走訪調研,詢問村民是否對醫療健康服務有意見和建議,村民們紛紛稱贊。
為貫徹落實省、市“一改兩為”大會精神在界首市衛健系統做實做細,真正“醫”心為民辦實事,界首市衛健委以改變工作作風和錘煉衛健隊伍為抓手,以26家醫療衛生機構為陣地,通過開展“兩個問計”“健康夜話”“義診村村行”“千醫下鄉”四項活動,切實察民情、匯民意、解民憂、聚民心、辦實事。
躬親于民“兩個問計”
各醫療衛生機構、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市鄉村三級上下聯動,組織工作人員拉下面子、手拿文件袋走到田間地頭從群眾滿意度、工作作風、疫情防控、衛生城市創建、健康促進市創建等方面向基層群眾征詢意見和建議,傾聽百姓心聲,了解群眾需求,為群眾答疑解惑,并將發現的問題和短板列出清單、建立臺賬,逐一對照整改落實。黨組成員深入鎮村對基層“兩個問計”活動進行督查指導,并問計于基層醫務工作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活動持續、高效開展注入動力。通過問計于民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煩心事,有效化解了醫患之間長期存在的矛盾沖突問題。
深入群眾“健康夜話”
系統內醫務志愿者們內著白大褂、外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帶上投影儀和小板凳利用群眾茶余飯后閑暇時光到村大隊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人群聚集地開展“健康夜話”志愿服務活動,通過傳達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宣講疫情防控措施、普及健康知識,傳播健康生活理念,讓群眾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提升了群眾的健康素養水平,解決了群眾政策、常識方面了解不多的問題。
邁開步子“義診村村行”
醫務志愿者們變坐堂行醫為送醫上門,帶著血壓計、血糖儀、心電圖等便攜的常規醫療體檢設施到群眾家門口為老百姓免費體檢,并根據體檢結果為有問題的患者開具個性化的診療方案,讓基層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零距離的優質便捷醫療服務,讓群眾不花錢、少跑腿、看好病,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的問題。
沉下身子“千醫下鄉”
針對鄉鎮衛生院服務水平有限、能力不強等問題,界首市衛健委結合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從市級醫院選派中青年骨干醫師下到鄉鎮衛生院,通過連續駐點鄉鎮衛生院一年,每日按時點名打卡,在坐診的同時通過“一對一”帶教查房、“一對多”業務培訓等形式,開展“造血式”幫扶帶教工作,提高基層醫師的診療能力,幫助鄉鎮衛生院開展等級創建和特色科室創建,并以此為抓手,加快推進建立“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新格局,促進醫防融合,解決了群眾看病難的問題。
“通過開展四項活動征集群眾需求、宣講政策理論、普及健康知識、走訪免費義診、醫療資源下沉等形式化解醫患矛盾糾紛、促進居民疾病預防、提升群眾健康素養水平,增強群眾凝聚力和向心力,堅持把醫療健康服務做到實處,打通了群眾健康生活的‘最后一公里’,用實際行動解決群眾關切的健康問題,贏得了百姓的口碑。”界首市衛健委主要負責人介紹說。(劉珈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