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頭號正文

保險箱-存款保險是否需要收費,怎么保護自己的存款?

2022-04-04 17:51:33

日前,存款保險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玉玲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存款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建議盡快將《存款保險條例》上升為《存款保險法》。事實上,存款保險制度在中國已實施7年時間。盡管年來商業銀行對存款保險制度進行不間斷地宣導,但不少銀行反饋,總有人會詢問“存款保險是否需要收費,怎么保護自己的存款?”

我國銀行業是金融業的主體,存款是老百姓的重要金融資產。2015年5月1日起,存款保險制度在國內正式實施,各家銀行向保險機構統一繳納保險費,一旦某家銀行出現危機,保險機構將對存款人提供最高50萬元的賠付額。根據央行測算,50萬元的最高賠付限額可以覆蓋99.63%存款人的全部存款。

存款保險制度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保護存款人利益的重要舉措,是金融安全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存款保險制度,有效促進了銀行的穩健經營,提升了儲戶信心,維護了我國的金融體系安全。

央行解釋,50萬元之內的款額都可以得到全額償付。超過50萬償付限額也不代表沒有安全保障。50萬以上可以在清算財產中按照比例受償。

為進一步完善存款保險制度,央行授權參加存款保險的金融機構自2020年11月28日起使用“存款保險標識”。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4027家金融機構參加存款保險,投保機構會按照要求在網點顯著位置張貼“存款保險標識”。儲戶去銀行存款,首先應看清機構是否張貼“存款保險標識”。

市場經濟運營下,優勝劣汰成為必然,以“銀行”二字冠名的機構不再是剛兌付的代名詞。存款看保險,理財瞧凈值。經濟新常態下,無論是銀行還是儲戶,觀念須改變,趨勢需認清。

當下,對于商業銀行來說,減少對息差的過度依賴,加速轉型,混業經營勢在必行。尤其是中小銀行,只有合規發展,做好資產負債管理,科學應對市場風險,才能健康持續發展。

就儲戶而言,增加預防儲蓄,更傾向于尋求高收益、高風險投資,或代表了不少儲戶低利率時代的選擇。隨著資管新規正式落地,銀行理財已不再保本保收益,傳統的理財方式正在經歷深刻變化,新常態下的理財思維亟需轉變。

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里,分散投資是關鍵。儲蓄適應存款保險制度,理財不跟風,合理控制風險,對家庭財富做定期體檢,日常養成健康的理財慣可以讓我們更加從容面對市場變化。正如投資大師彼得·林奇所言——“投資的本質是認知的變現。”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