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得到公布了年度書單TOP10,創始人羅振宇通過直播的方式,與用戶共讀年度書單十本好書。作為得到App第三屆“423破萬卷節”的重磅內容,年度書單將目光對準“中國作者、中國故事、中國議題”,為讀者提供觀察中國、理解中國的優秀視角。并且,為確保書單的權威性,此次年度書單的評選過程中首次引入專家委員會,邀請6位來自不同領域閱讀經驗豐富的專家,精挑細選出10本好書。
精選10本年度好書
與往年不同,得到在今年年度書單的篩選標準中加入“中國作者、中國議題、中國故事”,力求為讀者提供一份貼近中國社會,兼具專業和內涵,并且“好讀”的書單。當下的中國經濟正在轉向新發展格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節點,中國之治越發成為響亮的名片;中國的歷史與傳統文化在一系列的文化產品和從業者的推動下正在越來越具有活力,文化自信越來越強;而每一位中國人的生活也在發生著不平凡的變化。
得到年度書單以“中國作者的作品,內容也是中國相關的議題和故事,并且可以回應過去一年里中國人關注的熱門議題”為標準進行篩選,從宏觀社會到微觀個人,正是為了聚焦這些變化,同時也為了讓讀者更好地了解中國的變化。
因此,最終選出10本得到年度好書中,既涵蓋中國經濟發展與人文地理,也涵蓋中國歷史與文學,還有普通人的情感抒發、醫療從業者的通俗科普,多個角度記錄或者解釋研究我們生活的中國,不僅有深度,更有溫度。
其中,《置身事內》聚焦中國政府與經濟發展;《這里是中國2》以百年來中國地理變遷帶領讀者認識中國;《天下英雄誰敵手》,講的是中國歷史故事,更是講的中國人的文化傳統;而電視劇《大宅門》的導演郭寶昌所著的《了不起的游戲》則將視角對準了中國的國粹——京劇,透視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核本質;《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驛道上尋找西南聯大》的作者親自重新走了一遍1938年西南聯大“湘黔滇旅行團”從長沙到昆明,1600公里的那條西遷路;《張醫生與王醫生》、《我本芬芳》、《活著就是沖天一喊》、《愛,需要學習》四本書則是展現了中國人在生活、工作中所面對的那些或平凡或驚奇的經歷,記錄大國小民的喜怒哀愁;而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的胸外科主治醫師,以自己一線工作10年經歷所著的《病人家屬,請來一下》,關注中國人的生老病死,帶著強烈的人文關懷聚焦醫療科普與醫患關系。
專家委員會精心推薦
中國今天所在經歷的發展與變化,遠不是幾本書就能概括的,還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和無數的文化瑰寶,更有著14億人的生活與奮斗。為了保證書單既能貼近當下的社會議題,又能洞見平凡人的細微生活,得到在挑選符合主題的年度書單時反復斟酌、認真研讀。其中,與以往不同的是今年首次引入專家評審委員會,他們閱讀經驗豐富,又有不同行業背景,能從不同視角為這份書單把關,力求所評選的書能夠將中國議題、中國故事講得鞭辟入里、精彩紛呈,能夠為讀者奉上精彩的閱讀盛宴。
專家評審委員會由6位來自不同領域閱讀經驗豐富的專家組成,包括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教授羅翔,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張力奮,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總編輯尹濤,司法工作者、知名法政譯者何帆,青年作家、書評人魏小河,以及得到創始人羅振宇。
在評選過程中,得到參考50多萬得到電子書會員過去一年的閱讀數據,40多家出版機構提報,首先篩選出內容和風格對大眾有親和力,同時有學術、理論基礎,兼具可讀性和專業性的25本好書,提供給專家委員會的6位評審。最終由專家評審委員會逐本閱讀之后,選出10本精挑細選的好書組成今年的得到年度書單。
每一位評審專家都給出了自己的專業評審意見。例如,司法工作者、知名法政譯者何帆表示“在這么多書里,他推薦是蘭小歡先生聚焦中國政府與經濟發展的《置身事內》,該書所進行的研究讓真正‘置身事內’的他信服并佩服,‘好的制度研究,需要上帝視角般的全景視野,也需要同情的理解,能夠進入決策者場域,思考來龍去脈、權衡利弊取舍,有時還得有推翻先入為主判斷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