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頭號正文

地球里面是什么樣子

2022-04-24 16:48:55

地球有四層(地殼-地幔-外核(地核)-內核),每一層都有不同的密度、組成和厚度,離地心越,就會發生本質的變化。

百年前,英國科學家艾薩克·牛頓為當前有關地球各層密度的科學思想奠定了基礎。

地球結構的理論和發現

大約在1687年,艾薩克·牛頓得出結論,地球的內部一定是由一種致密的物質構成的。

牛頓是根據他對行星和引力的研究得出這個結論的。盡管現在科學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牛頓關于密度的理論仍然相對不變。

現在,對地震及地震波的研究,對礦物和巖石的實驗室實驗,以及對壓力和溫度的研究,為今天的結論提供了依據。

這些結論是關于地球各層密度的增加及其與地球核心的接程度,科學家們用這個和其他數據集來確定壓力和溫度。

地殼(地球的外層)仍然是地球各層中被研究得最多的部分,因為它很容易被科學家們發現。

地殼的厚度從1.6公里到70公里不等,取決于所處的位置。

例如,山脈下的地殼往往比海洋下的地殼厚。地殼通常由覆蓋花崗巖的沉積巖層組成,而海洋地殼則由玄武巖構成,玄武巖頂部有沉積物。

地球的地幔分為兩部分。上地幔為對流發生的位置,而密度較大的巖石構成了第二部分,即下地幔。

地幔的總厚度約為2800公里。上地幔由橄欖石、輝石和其他晶體礦物組成,而下地幔由硅、鎂、氧組成——它可能含有鐵和其他元素。

地球外核

地球的外核本質上是液態的,由硫、氧、鐵和鎳合金組成。外地核的溫度高于這些元素的熔點,這意味著外地核保持液態,不會硬化成固體。外核大約有2259公里厚。

地球的內核是一個固體,由硫、鐵、氧和鎳組成。作為最深的一層,它的密度是構成地球的四層中最大的。

地核大約有1200公里厚。盡管內核是最熱的一層,但由于對組成它的元素施加了巨大的壓力,它是固體。

最后

雖然,人類科技突飛猛進,似乎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但是我們對自己家園地球的了解甚至沒有月球深刻,對于地球內部的探索更是少之又少。

世界垂直最深的科拉科拉超深鉆孔,甚至連地殼都沒有鉆透,期待未來能有更多關于地球內部的研究吧。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