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 張琦琪 綜合報道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2年7月18日,問天實驗艙與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組合體已轉運至發射區。中國空間站即將迎接問天實驗艙的到來。
網友評論截圖
此次問天實驗艙發射對接,是中國空間站首次在有航天員的狀態下迎接航天器來訪。前不久,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對空間站組合體發出調相指令,空間站組合體將做好迎接問天實驗艙來訪的準備。
另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天舟三號貨運飛船完成全部既定任務,已于北京時間7月17日10時59分撤離空間站組合體。天舟三號的撤離主要是為后續問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交會對接騰出對接口。
迎來問天實驗艙后,接下來會開展什么任務呢?
國家太空實驗室,安排!
按計劃,在神舟十四號發射之后,“問天”和“夢天”兩個實驗艙將于今年下半年發射,完成天宮空間站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
作為國家太空實驗室,中國空間站艙內可以部署25臺科學實驗柜,每臺實驗柜都是一個小型的太空實驗室,可以支持開展單學科或多學科交叉的空間科學實驗,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即將發射的問天實驗艙主要面向空間生命科學研究,配置了生命生態、生物技術和變重力科學等實驗柜,能夠支持開展多種類植物、動物、微生物等在空間條件下的生長、發育、遺傳、衰老等響應機理研究。
高微柜懸浮實驗臺。圖片來源:中國載人航天
未來將要發射的夢天實驗艙已于近日在天津順利完成正樣熱試驗。其主要面向微重力科學研究,配置了流體物理、材料科學、燃燒科學、基礎物理以及航天技術試驗等多學科方向的實驗柜,支持開展重力掩蓋下的多相流與相變傳熱、基礎燃燒過程、材料凝固機理等物質本質規律研究以及超冷原子物理等前沿實驗研究。
同時,在天宮二號空間冷原子鐘的基礎上,夢天實驗艙將建立世界上第一套由氫鐘、銣鐘、光鐘組成的空間冷原子鐘組,構成在太空中頻率穩定度和準確度最高的時間頻率系統,開展引力紅移、精細結構常數測量等前沿的科學研究。
迎來問天實驗艙后,航天員將進入艙內啟動生命維持系統,完成科學實驗柜的組裝,同時開展交叉科學實驗。
問天實驗艙,開課!
上一次太空授課是在天和核心艙內開展,主講老師是王亞平。在問天實驗艙發射升空后,全新的太空授課也將在問天實驗艙內開展。
太空“冰雪”實驗
此外,航天員還會擇機首次從問天實驗艙的出艙口出艙。按計劃,在軌期間他們將從問天艙出艙口完成2到3次出艙活動。此前,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已經完成了對艙外航天服的巡檢測試。
艙外航天服巡檢測試。圖片來源:中國載人航天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已進駐天和核心艙一個多月,航天員們有序開展了載人環境建立、空間站平臺維護與照料、空間科學實驗等工作。為后續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艙段轉移等工作做好了充分準備。
二氧化碳還原裝置在軌安裝與測試。圖片來源:中國載人航天
航天員在軌鍛煉。圖片來源:中國載人航天
醫療救護在軌訓練。圖片來源:中國載人航天
在軌物資整理。圖片來源:中國載人航天
期待國家太空實驗室建成,探索更多太空奧秘,為中國航天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