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雍黎?通訊員?李珣?余立明?
記者從渝黔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獲悉,7月27日13時18分,隨著混凝土輸送泵將最后1車混凝土輸送至63米高的梁體內,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第一座斜拉橋——長途河雙線大橋開始進行梁部施工。
長途河雙線大橋全長345.578米,跨越長途河河道及省道和縣道。全橋采用四孔結構,其中第三孔第四孔與三號墩一體采用2孔各132米寬的“T”形橋梁設計,3號橋墩從河面至梁面高98米,橋墩上方采用矮塔斜拉結構,塔高38米。建成后用18對斜拉索將索塔與橋梁聯結,形成矮塔斜拉橋。
長途河雙線大橋施工現場。(受訪者供圖)
“為克服橋位處危巖落石、滑坡、順層等不良地質,長途河雙線大橋在兩座大山之間缺少立墩條件,通過設計組的多種比選,最后選定主跨為2孔各132米曲線矮塔斜拉橋?!敝需F二院渝湘高鐵重慶段橋梁專業負責人楊益態介紹,長途河雙線大橋小里程端的中嶺隧道為高瓦斯、巖溶發育且富水隧道,為了降低安全風險,線路必須盡量靠近烏江,但大里程端受武隆車站站位限制,線位需在長途河處設置橋梁。矮塔斜拉橋具有塔矮、梁部剛度大、拉索集中等結構特點。
長途河雙線大橋橋址地勢陡峭,坡度接近78度,施工區域臨近省道、縣道,交叉干擾非常大。中鐵七局重黔鐵路站前8標項目經理部長途河大橋施工負責人成敏超介紹,為確保工程安全,在施工過程中采用抗滑樁、預應力錨索、錨桿框架梁等多種形式對邊坡進行綜合防護。項目部克服了征地拆遷、場地狹小、地質條件復雜、技術工藝要求高等諸多困難,全力推進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在預制承臺時,用48小時完成2580立方大體積混凝土澆注任務,創造了西南艱險山區高鐵建設新速度。
據了解,渝湘高鐵重黔段共有2座斜拉橋,另一座為太子坪烏江大橋,主跨為直線雙塔斜拉橋。目前,太子坪烏江大橋主橋正在進行塔柱施工與架梁吊機拼裝,引橋正在進行承臺墩柱及現澆梁施工,大橋主橋塔柱施工任務已完成約90%。長途河雙線大橋下一步進行主塔施工,預計今年12月底完成38米高的主塔建設,明年9月份全橋貫通。
渝湘高鐵重慶至黔江段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廈渝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成后,重慶黔江至主城區的旅行時間將從現在的4小時縮短至1小時以內,極大改善沿線居民的出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