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5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空天院)獲悉,空天院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4日成功接收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數據。
密云站數據接收工作現場
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密云站于8月4日21時46分和8月5日10時48分,成功跟蹤、接收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8PSK-800Mbps模式和VCM模式兩種不同調制方式的下行數據,經處理檢驗,數據誤碼率均為零,完成了星地鏈路檢驗。8月5日13時58分,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喀什站按計劃成功接收到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載荷觀測數據。三次接收任務的總時長為25分鐘,數據量約306GB,所有數據均第一時間發送至數據處理系統,數據處理結果正常。
喀什站數據接收工作現場
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是我國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十三五”規劃的衛星任務之一,于8月4日11時08分成功發射,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負責承擔該衛星的數據接收任務。作為世界首顆森林碳匯觀測主被動聯合觀測遙感衛星,將服務于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林業草原、生態環境等提供業務支撐和研究服務。
(文中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