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世界快播報】預防出生缺陷 科技“透視眼”助力一錘定音

2022-09-12 22:21:40 科技日報


(資料圖片)

科技日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鄧妍

9月12日是第18個中國預防出生缺陷日。我國是出生缺陷高發國家之一,新生兒出生缺陷發生率約為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患兒約90萬例,目前已知的人類出生缺陷疾病達8000至10000種。湖北省婦幼保健院醫學影像科主任楊文忠表示,預防出生缺陷并非無解難題,九成結構畸形出生缺陷可在產前被精準篩查。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供圖

出生缺陷給新生兒家庭帶來沉重精神和經濟負擔,影響家庭幸福和生活質量。“經濟負擔倒是次要,最主要是人的精神壓力。”湖北省婦幼保健院醫學影像科主任楊文忠說,家里有個生病的孩子,可能需要家長陪著到處去看病治療,一輩子離不開人照顧。

2016年以來,楊文忠每周三下午都要赴一場“特殊會診”,各科專家相聚湖北省婦幼保健院,憑借豐富診斷經驗和極高的研判能力,針對疑難胎兒問題進行嚴格的會診。由湖北省婦幼保健院牽頭成立的湖北省產前診斷中心,被譽為湖北胎兒“健康密碼”譯碼中心,而磁共振診斷則是破譯生命密碼的重要“透視眼”,在超聲拿捏不準、模棱兩可情況下,磁共振起到“一錘定音”作用。

楊文忠介紹,產前醫學影像包括產前超聲和胎兒磁共振。磁共振應用于產前診斷,比超聲晚近30年,但磁共振具有大范圍成像、軟組織分辨率高、無輻射、非侵入性等優勢,既能確認超聲檢查結果,又能提供比超聲更多信息,更能準確地診斷一些超聲難以明確的胎兒畸形,也是防控出生缺陷重要手段。

其中,對于少見的受胎位異常影響或超聲顯示困難的孕媽媽,胎兒磁共振往往是確立診斷最佳選擇之一,在診斷中樞神經系統畸形中的價值越來越受到認可,如神經元移行障礙性疾病,提供給臨床更有價值信息。

同時,也有不少孕媽媽對核磁共振的“核”比較敏感,擔心會不會對胎兒有輻射。湖北省婦幼保健院醫學影像科主管技師鄧伶俐解釋說:“磁共振檢查是一個純物理、無創、無輻射的過程,不用擔心對胎兒有輻射。”

眼下,圍繞“預防出生缺陷”這一重大醫學課題,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已攜手上海聯影醫療科技等機構協同創新,推進出生缺陷精準防治,創新胎兒早篩技術、普及早篩新模式、探索胎兒發育與異常研究,推動孕育全生命周期的醫學創新探索與臨床應用。

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王玉紅表示,未來將抓好三級預防,做好防篩管治四個層面任務,更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逐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和兒童健康水平。

上一篇:
下一篇:

關鍵詞: 一錘定音 出生缺陷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