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生 王田虎 柳鑫 科技日報記者 過國忠
9月30日,在江蘇理工學院與常州市舉行的校企戰略合作會上,該校和江蘇創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江蘇創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校企戰略合作協議以及“重組類人乳鐵蛋白的設計開發”“畢赤酵母底盤細胞的改造及應用于重組全長人乳鐵蛋白、全長牛乳鐵蛋白的表達開發”項目技術開發合同,為在企業設立的研究生工作站揭牌。這是該校今年深化產教融合、著力推進服務國家、行業和企業轉型升級上取得的新成果。
“當前,我們學校正處于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學校搶抓創建江蘇一流應用型高校的重要契機,把推進校城融合發展作為重大發展戰略,深度對接常州‘532’發展戰略,全面融入‘兩湖’創新區建設,與常州城市發展雙向賦能、共進共贏,先后出臺《江蘇理工學院關于深化校城融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圍繞地方產業鏈、創新鏈,建立專門的工作機構和一整套的工作機制,全力打造校城融合發展共同體。”江蘇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朱林生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建好產教融合高端平臺
多年來,江蘇理工學院在提升學科建設和服務能力上,緊密結合國家發展戰略和區域發展特色,形成了教育學、機械工程等一批引領性學科,打造了“職業技術教育”“資源循環利用”等特色亮點,現有江蘇省重點學科5個,國家級技術轉移中心示范機構、國家大學科技園分園、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以上學科科研平臺20個。
同時,該校注重搭建重大創新合作平臺,與地方政府部門共建了常州產業發展研究院、常州市名人研究院、常州市職業教育現代化智庫等多個研究平臺,為地方和企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社會發展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撐。
江蘇理工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崔景貴介紹,去年來,江蘇理工學院充分發揮專業學科和團隊服務優勢,結合常州市出臺的《關于大力推進“532”發展戰略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推動校地融合發展,精準對接企業和社會服務需求,圍繞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地方產業發展需求,共同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合作,加快構筑校城融合發展合作新體系。
今年,為促進校地融合發展的拓展與深化,推進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該校成立校城融合工作辦公室,統籌協調建立科技成果轉化、科研平臺建設、新型智庫打造、高端人才引育、優秀學生培養、繼續教育開展等方面工作的合作機制,并根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目標與需求,結合學校發展目標定位,定期組織開展校城融合重大活動,不斷推進校城深度融合。
“強強聯合”提升合作水平
“我們始終給予科研上的人才和經費支持,加強制度保障,全面深化合作方式,發揮高校人才智力聚集優勢,主動走出去、熱情請進來,深挖企業資源,搭建合作平臺,廣泛開展產學研合作,為校地融合、校企合作共贏發展,營造最優的生態環境,不斷提升合作水平和創新成果質量。”江蘇理工學院黨委常委、副校長貝紹軼說。
該校自與武進區人民政府簽訂了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以來,專門成立了江蘇理工學院建設專班,建立了校城融合聯席會議制度,雙方通過開展“黨建共建”“百名專家進百企”行動、重點攻關項目“揭榜掛帥”“青春留常”行動等系列活動,以及一批優秀年輕博士到市、區相關部門柔性掛職等有效舉措,促進了一批合作項目快速落實落地見效。目前,該校有20多個校級創新團隊圍繞武進重點產業和企業需求,正在開展協同攻關。
生物醫藥及新型醫療器械是常州的主導產業之一。此次與江蘇理工學院全面合作的江蘇創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開發重組膠原蛋白生物材料為使命,不斷拓寬重組人源膠原蛋白產品在醫藥、醫學再生、醫療美容等高端領域的應用,矢志打造全球重組人源膠原蛋白產品的領導型企業。江蘇創英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專注于牙種植體系統和種植相關手術工具研發、生產及銷售,致力為種植醫生及缺牙患者打造口腔種植修復的整體解決方案的高新科技企業。
在常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蔣鵬舉看來,這兩家企業是產業中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產品無論是科技含量還是市場占有率皆位居國內前列。但在新的經濟形勢下,企業亟待加快創新產業布局,在生物材料、醫療器械積極推進產品創新。
而產學研合作是新形勢下企業發展進步的內在要求和實現雙贏的戰略舉措。江蘇理工學院扎根常州,學??梢愿玫匕l揮自身的人才和技術優勢,而企業則能更好地發揮資源和市場優勢。
通過雙方整合和協調創新要素,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打通創新鏈、教育鏈、人才鏈、資金鏈和產業鏈,讓靜態的科研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變成全市和“兩湖”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
“今后,我們將通過學校學科、人才優勢與企業資源優勢的強強聯合,進一步打造產教融合新模式,推動更多科技成果的應用轉化,更好地服務常州‘532’發展戰略,努力培養經濟轉型升級亟需的生物醫藥及新型醫療器械、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共同引領行業新發展、激發新動能、實現新跨越?!敝炝稚硎?。
(文中圖片由孔祥建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