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楊雪
11月5日凌晨,在被譽為“宋詩之河”的常山江上,隨著最后一方泵送混凝土成功入模,國內首座高速鐵路大跨徑三線矮塔斜拉橋——杭衢鐵路常山江特大橋主橋順利合龍。常山江南北兩岸架梁通道即將被打通。
常山江特大橋是杭衢鐵路和九景衢鐵路上行聯絡線跨越常山江的共同通道,三線鐵路在此并行通過,也是全線唯一的進軌通道。該橋全長3700.7米,主橋采用三線矮塔斜拉橋結構形式,主梁為三向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橋塔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斜拉索扇形布置,是全線跨度最大,結構最復雜、單體工程量最大的橋梁結構工程,在國內鐵路基建領域也是首屈一指。
中鐵三局項目經理段鋼明介紹:“三線矮塔斜拉橋處于地形、地質、水文條件極其復雜的地段,與普通的雙線矮塔斜拉橋相比,技術難度和安全風險前所未有,并且國內沒有現成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和成功的技術經驗可供借鑒,對我們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常山江特大橋三線連續梁最高處達14.5米,施工難度極大?,F澆箱梁支撐系統采用鋼管柱與貝雷梁與盤扣式支架相結合的形式,混凝土分兩階段進行澆筑。項目部根據現場實際,及時調整優化資源配置,增加投入三倍于原計劃的工人和設備,實施“大兵團”集群作戰,制定澆筑計劃值班表,明確分工,責任到人,項目管理人員點對點無縫銜接,“零距離”全程盯控,確保混凝土澆筑進度和質量。項目部堅持科技引領,針對常山江特大橋三線矮塔斜拉橋的結構特點進行工藝、工法創新,組建專家團隊、成立攻關小組,深入開展科研攻關,先后突破三線矮塔斜拉橋多項難題。
杭衢高速鐵路是浙江省內溝通杭州市與衢州市的一條快捷高鐵通道,同時也是長江三角洲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主線全長130公里,設計時速為350公里/小時,全線共設建德東、建德南、龍游北、衢州西、江山5座車站,總投資236.3億元。建成后,杭州至衢州的鐵路運行時間將縮短到40分鐘左右。
(中鐵三局供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