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代表委員履職記丨李志強委員:為科技創新提交高質量提案

2023-02-17 07:39:25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矯陽

為科技創新建言獻策,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空制造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志強履職的最大特點,也是他每年提案的必選題。自2018年擔任全國政協委員以來,李志強已遞交了10份提案,涉及科研項目管理改革、研發費用稅收政策、數據產權立法等多個方面,均著力推動科技創新。

在擔任軍工科研院所管理人員的同時,作為一名有著30多年工作經驗的航空科技工作者,李志強仍堅守科研一線,帶領科研團隊勇挑重擔,瞄準關鍵技術、卡脖子難題,不斷創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身處一線,能真切了解大家所需、所想,對遇到制約科技創新的政策難題時,既有直接感受,也有充分研究。”李志強說,這些均為高質量履職創造了有利條件。

2022年,李志強在調研中發現,科技型企業面臨強烈的資金供需矛盾,研發投入大、資金需求強烈,但實物資產少、缺擔保,難以獲得融資。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是解決科技型企業這種困境的重要途徑,然而在實際業務中,存在一些問題:擔保公司增信作用發揮不足、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分散不足、貸款資金提供主體單一等。

鑒于此,李志強提出了《關于完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管控的提案》。他建議建立政策性擔保機構,建立合理的政府補償機制,加強政策性銀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支持力度,推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發展,發揮其對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加強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作用。“提案中的建議已被相關部門采納,也將被作為制定相關政策的重要參考。”李志強說。

這是李志強履職的縮影。

“準備提案是一件‘燒腦’的事,但提案建議能被采納并發揮作用又是一件無比幸福的事。”李志強認為,提交提案是政協委員的權利,提出高質量提案則是政協委員的義務,每份提案均會被相關辦理單位處理,如提案內容不精、不準、不實、含金量不高,不僅占用辦理單位工作人員的時間精力,還會難有所獲,算是一種“奢侈浪費”。

“做政協委員是沉甸甸的責任與擔當,而不僅僅是一份榮譽。”談及履職感受,李志強坦言,在立足崗位的同時,全國政協委員還要積極關注國家政策,對行業上下游有充分的了解,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并進行廣泛調研交流,凝練問題,收斂方法,才能更好發揮專業所長,為科技創新提出高質量提案,進而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建言資政。

今年全國兩會,李志強帶上會的提案里,依然是他長期關注的科技創新主題,如改進科研經費投入機制、優化軍工科研事業單位科技成果轉化環境、建立數據產權登記體系等。“黨的二十大為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指明了方向,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與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密切相關,科技創新等不起,也急不得,要統籌謀劃,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更好發揮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關鍵作用。”李志強說。

記者手記

作為來自航空領域基礎研究單位的全國政協委員,李志強對每年政協提案的準備和提出,都有著同搞科研一樣的認真和專注。每年兩會結束不久,李志強即開始投入到下一年度兩會提案的調研和準備工作中,用他的話說,就是“作為政協委員,必須懷著高度的責任感參政議政,履職擔當,希望用高質量的提案為行業的發展助力”。因為他長期身處科研一線,所以他的提案能始終重點關注科技創新話題,洞悉制約科技創新的痛點、堵點所在,也能真實反映科研人員群體所需所想。在他看來,有渠道、有平臺反映問題、提建議,就必須好好履職。

上一篇:
下一篇:

關鍵詞: 科技創新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