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洪恒飛?科技日報記者?江耘
3月1日舉行的“少年云助學計劃”研討推進會上,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阿里巴巴集團介紹了該項目第一年的主要進展:在全國五省市的20個欠發達區縣,4.5萬名鄉村學生擁有自己的專屬云電腦賬號;一些僅有近百名學生的鄉村學校,每月也能產生300多件編程作業;每一位師生的文檔、設計、編程等內容都在云上存儲,可以在課后,登錄其他設備繼續創作和批閱。
2021年10月,阿里巴巴正式啟動“少年云助學計劃”,計劃向10000所欠發達地區的中小學校捐建“云電腦機房”,助力改善欠發達地區中小學校的科技教育。一年多以來,“少年云助學計劃”項目組曾向全國欠發達地區125所學校調研2022國家《信息科技》全新課程標準實施情況。多地普遍存在設備算力不足、系統老化,設備更新維護困難,缺乏專人維護經常閑置,教育部門無法掌握使用情況等難點。
引入社會資源,“少年云”為孩子們帶來科技興趣公開課。阿里達摩院供圖
比如在浙江省東部沿海的海島、山區縣域,還大量存在僅有100多名學生的迷你小學,由于分布較散、硬件和師資不集中,學生使用的計算機八成以上都超過了使用年限,部分學校缺少有專業背景的課程老師,兼任老師往往面臨繁重的設備管理任務。
浙江省教育部門指導支持了“少年云助學計劃”首批試點,并在衢州柯城區、臺州天臺縣、杭州淳安縣等多個區域探索創新模式,建立多學科融合、集教學科研、托管和評價為一體的信息技術課堂。
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秘書長王建光介紹,“少年云”獨特之處,在于思考了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體的協同價值,讓鄉村孩子從小用上先進的技術,在數字化帶來的改變中成長。既縮小教育設施上的差距,還保持了鄉土文化的自主性和獨特性,許多學校根據自己的校本特色,讓云電腦用在了更多學科和課外實踐中。
通過阿里巴巴引入項目管理機制,一間少年云機房僅需15天左右時間裝修改建,一般配置40臺左右終端一體機,但全校師生每個人都會獲得云電腦賬號,賬號對應的云上計算力可以根據教學場景彈性伸縮,實時存儲操作數據和文件,每個人在任意終端去登錄這臺云電腦,看到的內容都是同步的。
“現在的電腦不僅解決了上課藍屏卡頓、高級一點的軟件就跑不動等問題,也更方便老師管理,可以一鍵在后臺為學生們升級配置、安裝應用,不用再一臺一臺地調試。”在浙江青田縣船寮小學芝溪分校,兼任學校總務、數學和信息技術課的老師鄢毅說。
2023年,少年云助學計劃將在更多省市區展開試點。“教育是科技發展的基礎,也是人才培養的主陣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能夠助力教育改革、發展和創新。”王建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