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穿越高風險源,湖南最大盾構過江隧道貫通

2023-03-12 16:41:24 科技日報


(資料圖片)

科技日報記者 俞慧友 通訊員 劉福昌 劉甲

3月12日,由長沙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投建,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與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總承包實施的湘雅路過江通道工程右線盾構隧道,順利穿越湘江實現貫通,標志著湖南省最大直徑盾構隧道雙洞貫通。據悉,這也是湘江流域過江隧道中的最大隧道,和長沙市首條雙向六車道過江隧道。

湘雅路過江通道工程,是湖南省和長沙市的雙重點工程。隧道西起岳麓區岳華路,東至開福區芙蓉路,全長4180米。其中,過江盾構段長1429米,設計為雙管雙向六車道。隧道管片外徑14.5米,內徑13.3米,采用開挖直徑15.01米的泥水平衡盾構機掘進。建成后,隧道設計行車時速50公里。

中鐵十四局項目部現場負責人張亞洲介紹,江底斷裂帶密布,軟硬不均,地質條件復雜。隧道穿越古建筑、湘江大堤,還與地鐵6號線隧道并行,施工風險高、難度大,是國內施工技術含量最高的隧道之一。

工程充分利用了中鐵十四局多年穿江過海大盾構施工的技術和經驗積累,聯合中南大學等高校院所,啟動了8項專業課題攻關,針對隧道先后穿越古建筑、湘江大堤、破碎帶、淺覆土等高風險源,攻克了大坡度小曲線始發、大直徑長距離高強巖層掘進、江中淺覆土破碎帶加固、高透水地層盾構接收等施工難題。

工程首次采用超大直徑盾構隧道穿越湘江,長距離全斷面穿越微風化板巖地層。項目部建成了集成盾構遠程自動化監測、協同管理等模塊在內的可視化、信息化施工智慧平臺,對盾構掘進全過程實施智能化管理。團隊自主研制出國內首個15米級盾構機應用鋼托架始發,該鋼托架長18米、寬10米、重160多噸、承載力達3500噸,組裝可比采用傳統混凝土托架節省65%的時間。鋼托架使用后無須破除,可重復利用,大大節約施工成本。

項目中采用了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泥水平衡盾構機,具備壓換刀復合刀盤、高耐磨長壽命刀具、高耐壓伸縮型主驅動、開挖倉智能攝像頭、直接加間接式泥漿出渣技術及艙內高效碎石等先進功能,是國內最先進的智能掘進設備之一。利用它,實現了復合硬巖地層中640米不換刀,減少了江底換刀次數,大大提高了掘進工效與施工安全系數,有效解決了盾構穿越湘江的施工重難題。

未來工程建成通車后,將有效緩解長沙市過江壓力,助力長沙構建一江兩岸比翼齊飛、河東河西聯動協調的“大交通”城市發展新格局,加速打造國家綜合交通樞紐中心。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關鍵詞: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