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全球報資訊】蘭州大學科研團隊開展 “城市呼吸”的觀測,開拓氧循環城市健康效應研究新領域

2023-03-14 13:22:20 科技日報


【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記者3月14日從蘭州大學獲悉,黃建平院士團隊在《環境科學與技術》雜志發表題為《工業重鎮氧氣觀測揭示“城市呼吸”》的封面文章。

該團隊建立了國內首個高精度大氣氧氣觀測平臺,在西北工業重鎮蘭州市開展了長期、連續的高精度氧氣濃度觀測,定量估算了“城市呼吸”,開拓了氧循環城市健康效應研究的新領域。

城市區域在“吸入”氧氣的同時,也“呼出”二氧化碳與其他有害氣體和顆粒物。現有的觀測資料表明,全球自然背景的氧氣濃度近40年來持續下降。城市區域僅占全球陸地面積的3.8%,養育了全球56%的人口,貢獻了全球70%以上的能源消耗,在人類活動高度集中的城市區域開展高精度的大氣氧氣長期觀測具有重要意義。定量估算包括以能源消耗過程、居民呼吸過程為核心的“城市呼吸”,能為建立和校準高分辨率排放清單、優化能源結構提供關鍵的數據支持,為制定因地制宜的、與產業結構相協調的“雙碳”現實路徑提供科學依據。

“城市呼吸”機制圖(受訪者供圖)

該論文量化了蘭州市化石燃料燃燒、居民呼吸對城市大氣氧濃度變化的貢獻,指出化石燃料燃燒是引起蘭州市氧氣濃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貢獻達66.92%-72.50%)。此外,蘭州市居民呼吸過程可造成27.50%-33.08%的氧氣虧損,而該過程造成的碳氧通量在前人研究中常被忽略不計,成為準確估算城市排碳耗氧的主要誤差來源之一。

上一篇:
下一篇:

關鍵詞: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