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NA存儲擁有高存儲密度與低能耗特點 被視為一種極具潛力的存儲技術
2022-09-20記者近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合成生物學團隊創新DNA存儲算法,將10幅精選敦煌壁畫存入DNA中,通過加速老化實驗驗證,壁畫信息在實驗室常溫
-
細菌感染與阿爾茨海默氏癥的高風險密切相關 住院治療或增加患病風險
2022-09-209月15日,《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發表的新研究指出,因感染而在醫院接受治療的人,幾年后患早發型阿爾茨海默氏癥的風險可能更高。細菌感
-
環球今日訊!“西電東送”大動脈 特高壓白浙線長江三峽跨江線路全線貫通
2022-09-209月19日,經過連續奮戰,白鶴灘至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白浙線)長江三峽跨江線路全線貫通。白浙線是我國實施“西電東送”、清潔
-
環球短訊!首批規模化生產的生物航煤獲適航證書
2022-09-20科技日報記者?操秀英曾人人喊打的“地溝油”如今通過規模化生產變成飛機燃料飛向藍天。9月19日,記者從中國石化獲悉,中國石化鎮海煉化(以下
-
【環球熱聞】“凈負”系統將二氧化碳完全轉化為乙烯
2022-09-20原子在陽光下穿過水和帶電膜的抽象示意圖。圖片來源:米內什·辛格科技日報記者?張夢然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IC)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
-
全球今熱點:青島萊西:3萬余人云上享科普大餐
2022-09-19科技日報實習記者宋迎迎通訊員程強王玉翠按照“全國科普日”活動統一部署,近日,青島萊西市科協結合“‘科創筑夢’助力‘雙減’科普行動”試
-
觀熱點:氣象干旱預警已連發33天,長沙、南昌9月以來降水量為0
2022-09-198月21日,鄱陽湖南磯山水域,湖水退去,大片河床干涸裸露(攝影:封面新聞記者楊峰)中央氣象臺自8月18日發布今年首個氣象干旱預警以來,截至
-
天天簡訊:多部門聯合印發方案保護修復長江母親河
2022-09-19新華社記者高敬生態環境部等17個部門和單位近日聯合印發《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行動方案》,要求到2025年年底,長江流域總體水質保持優
-
全球新資訊:湖南長沙:力爭2026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35%
2022-09-19科技日報記者俞慧友實習生鄧宇航日前,長沙召開“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2021年該市高新技術產業總
-
【天天熱聞】滇西北將持續降雨,要防范山洪與地質災害
2022-09-19科技日報記者趙漢斌記者9月19日從云南省氣象局了解到,受冷空氣和暖濕氣流共同影響,預計9月20日至23日云南省北部和西部地區持續有中雨局部大
-
環球看點!云南天文臺揭示日冕準周期波波列物理激發機制
2022-09-19科技日報記者趙漢斌記者19日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獲悉,該臺科研人員首次觀測到傳播的大尺度日冕準周期快磁聲波波列現象,并揭示了其物理激發
-
全球今熱點:知識產權如何支撐數字經濟發展?亟需完善三大規則
2022-09-19科技日報記者?金鳳“數字經濟需要什么樣的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如何為數字經濟發展賦能,在數字經濟建設和發展中需要什么樣的知識產權人才?”9
-
當前頭條:人工智能助力新藥研發 “免疫機器人”有望上崗
2022-09-19科技日報記者付麗麗免疫系統是人類抵御疾病的自然防線,其功能障礙是造成各類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的核心原因,也對纖維化疾病和
-
天天微資訊!“十四五”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抽水蓄能電站開工
2022-09-19科技日報記者葉青通訊員黃昉宋超19日,“十四五”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抽水蓄能電站——南方電網梅州抽水蓄能電站二期工程開工。電站總裝機容量120
-
全球看熱訊:聚焦專精特新 星河產城賦能高科技產業
2022-09-19科技日報記者劉傳書“園區運營商需要找準新經濟的發展方向,適應新經濟的發展范式,洞悉產業主體發展需要,要通過運營來加速要素資源的創新,
-
天天速遞!臺灣花蓮縣6.9級地震已致1死146傷
2022-09-19據臺灣媒體報道,當地消防部門9月19日表示,截至目前,18日下午臺灣花蓮縣發生的6 9級地震已造成1人死亡、146人受傷。受18日強震影響,全臺71
-
微動態丨研究發現脂肪中的小分子“作惡”,導致糖尿病患者認知障礙
2022-09-19科技日報記者金鳳糖尿病不僅會導致冠心病、心肌梗塞、腦梗塞等并發癥,還會誘發認知障礙,例如輕度認知損傷和阿爾茨海默病。有研究顯示,近十
-
環球熱點!比普通食鹽貴幾十倍,高價進口鹽是“智商稅”嗎?
2022-09-19不少下廚人士下單高價鹽?起到調整菜品風味的效果在一些售賣喜馬拉雅粉鹽商家的宣傳中,不乏這樣的廣告語:“經過上億年的擠壓與高溫作用,地
-
每日短訊:科普一下丨老年癡呆與阿爾茨海默病是一回事嗎?
2022-09-19科技日報記者何沛蓯劉艷制作潘宇菲“科幻作家得老年癡呆好像是一個很棒的新聞選題。”近日,知名科幻作家韓松在微博的這條留言,引起網友和媒
-
我國兩臺載人潛水器完成既定作業任務 制定出標準化聯合作業口令
2022-09-19記者從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獲悉,日前,我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與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在南海1500米水深區域完成既
-
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體免疫風濕性疾病 全球人口發病率約0.1%
2022-09-19《自然—醫學》9月15日發表了一篇論文,報告了5名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在CAR-T細胞療法之后,無藥緩解達17個月。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自體免
-
天天熱資訊!總編輯圈點|超越“阿爾法折疊”,人工智能“自己”定制新蛋白質
2022-09-19科技日報記者?張夢然在過去兩年中,機器學習徹底改變了蛋白質結構預測。現在,《科學》雜志上的3篇論文描述了蛋白質設計方面的革命:華盛頓大
-
重點聚焦!11個重點項目落地,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在北京順義集中簽約
2022-09-18科技日報記者華凌9月17日,2022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順義專場成功舉辦。交通強國、百度自動駕駛、上汽人工智能實驗室、京東物流無人車、萬晟底
-
即時焦點:院士受聘為“科學傳播大使”!2022年廣州市全國科普日活動啟動
2022-09-18科技日報記者葉青“年年科普日,次次有新意。科學大普及,啟迪少年智。”9月17日,在2022年廣州市全國科普日主會場活動暨第五屆科普嘉年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