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生活正文

阿里云創新中心系列白皮書之《低碳科技白皮書》

2022-03-09 13:33:21

低碳技術是指能夠有效降低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防止氣候變暖而采取的技術手段。根據減排機理,低碳技術可分為零碳技術、減碳技術和儲碳技術;根據技術特征,可分為非化石能源類技術等五大類。根據《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低碳技術的評價的溫室氣體主要為二氧化碳(CO2),同時也適當考慮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等其他種類溫室氣體。

自2011年以后,中國每年CO2排放量在90億噸以上,2019年達100億噸,占全球總排放量的27.9%,排名全球第一。與美歐國家相比,我國尚處于經濟上升期,且實現碳達峰與碳中和的間隔年限較短,實現“碳中和”愿景可謂是“時間緊、任務重”。

1.png

在此背景下,阿里云創新中心、前瞻產業研究院聯合編制了《低碳科技白皮書》。白皮書從“低碳科技”視角展開,闡述了“碳中和”背景下低碳科技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實現“碳中和”愿景的技術支撐體系與實踐路徑、研究了國內外科技型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在低碳科技領域的優秀實踐案例、低碳科技的前沿性發展動向,最后根據低碳科技的發展現狀及發展“重任”提出了未來的發展趨勢及發展建議。

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提升效率、降低強度、增加碳吸收

高質量實現“雙碳”目標,不僅在于踐行“碳減排”,還應兼顧社會經濟發展可持續發展、處理好碳排放約束和社會經濟發展需 求的矛盾。由于經濟社會運行依賴能源供給,且短時間內無法實現清潔能源對化石能源的100%替代,因此,除了應降低碳排放強度,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增加碳的吸收也是實現“碳中和”愿景的關鍵。

“碳減排”技術: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科技企業共同發力

“碳減排”技術是指利用節能減排技術實現生產、消費、使用過程的低碳。在能源消費端,傳統高排放行業應用節能降耗技術并擴大清潔能源的使用,互聯網科技行業則針對“高電耗”推行基礎設施節能技術和數據中心節能技術,同時,利用其數字化技術優勢,參與搭建碳中和配套基礎設施、推動傳統產業的綠色化轉型。

“零碳”技術助力“碳減排”:從能源供給端“減碳”

“零碳”技術是實現能源供給結構轉型的關鍵技術,其中既包括零碳電力技術,也包括零碳非電能源技術。一方面,以零碳電力技術-新能源發電技術為起點,實現對化石能源的大比例替代,從源頭“減碳”;其次,通過零碳非電能源技術-儲能技術,提升新能源電力的利用率,并貫穿運用于發電側、輸電側和用戶側;同時,創新研發并推廣制氫技術,助力構建多元化清潔能源供應體系。

“負碳”技術:碳封存及生態固碳有助于CO2吸收

從“碳達峰”過渡至“碳中和”,隨著人為排放碳不斷下降,“節能減排”類技術的貢獻將逐漸變小,而通過“生態碳匯”、“工程封存”等技術來降低自然界“不得不排放的CO2”將成為關鍵。當前,負排放技術主要包含碳捕集封存(CCUS)及生態碳匯技術。

科技型、創新型企業的低碳科技實踐全景圖譜

在“碳中和”愿景下,科技型、創新型企業也圍繞低碳科技,在碳減排技術、零碳技術和負碳技術領域不斷創新實踐,共同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

阿里云創新中心簡介

阿里巴巴是首批“雙創”示范基地唯一互聯網企業,阿里云創新中心2015年設立,是阿里巴巴旗下科技類創新服務平臺,一直服務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和云上加速發展。為創企提供基礎創業服務、線下基地入駐、深度孵化加速、投融資、數智化轉型等服務。

發展至今,阿里云創新中心已經累計服務超200萬科技型中小企業,在全國32個城市落地60個阿里云創新中心線下基地,其中國家級創新平臺4個,省級創新平臺7個。創新中心聯合200多家創投及創服機構,累計為服務企業融資超千億元。

針對特定行業主題的高成長創新企業,近600家頭部創新企業加入成長加速計劃,92%的企業與阿里業務累計對接超3000多次,76家企業成為簽約伙伴,共創聯合解決方案,2/3的企業加入后獲得后續融資。

關鍵詞: 白皮書 阿里 創新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