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28日,喜馬拉雅在港交所更新招股書。高盛、摩根士丹利、美銀和中金為聯席保薦人,騰訊、閱文、百度、小米、好未來、索尼音樂為戰略投資者。
《2021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喜馬拉雅用戶滲透率達到67.1%,占據市場近七成的份額,牢牢占據著在線音頻行業第一梯隊的地位。作為“耳朵經濟”第一股,喜馬拉雅的表現依舊非常穩健。招股書顯示,喜馬拉雅2019年至2021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6.8億元,40.5億元和58.6億元。2021年財年,喜馬拉雅總營收同比增長43.7%,業績呈穩健增長態勢。
良好的業績保障了喜馬拉雅長期發展的強大韌性,作為面向未來,堅持長期主義的企業,喜馬拉雅也在積極響應國家數字經濟發展的新趨勢,堅持投入科研創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助力文化產業數字化升級,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招股書顯示,2021年,喜馬拉雅的研發開支為人民幣10.27億元,占同期總收入約17.5%,技術和研發人員占比近40%。這組數據在整個在線音頻行業也可以說是位列前茅。
“創作工具包+智能化營銷” 全鏈條技術賦能UGC創作者
作為UGC時代跑出的行業先鋒,龐大的UGC內容創作者生態是喜馬拉雅為用戶提供多品類音頻內容的重要基石。招股書顯示,2021年,內容創作者數量超1351萬,UGC內容在2021年整個平臺收聽時長中占了45.3%,這些中堅力量為平臺和用戶輸出著源源不斷的精神食糧。
對喜馬拉雅而言,如何能夠通過技術賦能使內容創作者更便捷、更智能、更低門檻地進行創作是一個重要課題。面對內容創作者廣泛多元的需求場景,喜馬拉雅推出了各種創作工具和功能,組成工具包,提供易于使用的音頻內容創作工具,使創作人員能夠隨時隨地錄制、編輯和上傳內容,如云剪輯、AI文稿、音頻轉文字輔助剪輯、智能配樂、智能封面、智能音量、TTS(文字轉音頻)、主播打賞、播客托管升級等等。
這些技術手段讓音頻創作變得更智能和人性化,把創作者從紛繁復雜的專業剪輯、后期配音等內容創作過程中解放出來,簡化音頻創作的技術路徑以讓創作者更聚焦生產有價值的內容,以此賦能更多元的內容創作者。招股書顯示,喜馬拉雅生產的音頻總體數量為3.4億,有聲書音頻數量為490萬,涵蓋101個品類的廣泛音頻內容,包括教育培訓、歷史人文、親子關系、商業及娛樂等。
不僅是對UGC用戶內容創作的助力,喜馬拉雅也在積極運用數據智能、創新的智能營銷模式幫助內容創作者獲得更廣泛的影響力和更多的商業化機會。喜馬拉雅利用專有的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對數據進行深度學習,建立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發現和推薦機制和智能標簽系統,以提高內容分發的準確性和效率以及用戶體驗。
喜馬拉雅通過全鏈條的技術賦能不僅能提升創作者的創作效率和熱情,加固創作者對平臺的粘性,更能提升平臺的運營效率,進一步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內容創作和內容消費需求。
AIGC撬動全新內容生產模式 拓寬終端場景“聲態圈”
如果說“創作工具包+智能化營銷”是當下這個時代面對用戶內容需要的答案與解法,那么面向未來,如何利用科技能力拓寬音頻作品的內容生產規模,也是喜馬拉雅一直著力攻克的課題。據了解,喜馬拉雅已在AI語音技術領域潛心鉆研多年,并在內部專門成立了喜馬拉雅智能語音實驗室這一核心部門,長期專注于語音合成、識別、語音信號處理、編解碼以及智能音效的研究和開發。年初,喜馬拉雅的兩項語音技術成果被世界頂尖學術會議“2022年IEEE國際音頻、語音與信號處理會議”收錄,并受邀于今年5月在新加坡舉辦的會議上向全球展示相關技術成果。
喜馬拉雅以TTS技術為代表的AIGC新技術產品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助推AIGC從實驗室邁向AI合成音、AI演播、智能新聞播報等更多應用場景,進一步釋放內容創作的潛力。喜馬拉雅還基于自研的TTS框架,采集頭部主播“喜道公子”的真聲打造了AI主播“喜小道”,與AI續寫應用“彩云小夢”合作,打造了首個從故事創作到演播均由AI完成的AI電臺。此外,新京報、環球時報、瀟湘晨報、時代周報、海外網、刺猬公社等眾多主流媒體入駐喜馬拉雅,借助喜馬拉雅TTS技術加速制作新聞類音頻節目,快捷地實現了文字報道向音頻的轉化。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AI智能產品的普及以及用戶需求持續攀升,在線音頻行業的創新內容仍具有較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喜馬拉雅布局AI是極具前瞻性的戰略動作之一,這也為喜馬拉雅在下一個階段的發展提供了強力推進器。
除了內容生產規模的開放,喜馬拉雅也在不斷拓寬在線音頻的應用場景范圍。喜馬拉雅通過布局智能家居、智能音箱和車聯網,拓展出豐富、便利的終端應用場景,進一步提升平臺內容滲透和用戶粘性。數據顯示,喜馬拉雅與阿里、小米、百度、騰訊、華為、美的等頭部企業達成合作,93%以上的智能音箱都接入了喜馬拉雅的內容。在車載智能終端部分,與特斯拉、保時捷、捷豹路虎、寶馬、奧迪等超過95%的汽車企業進行深入合作,TOP30的汽車品牌均已接入喜馬拉雅的音頻服務。
招股書顯示,2021年,喜馬拉雅物聯網及其他開放平臺月活用戶已達1.52億,同比增長35%。其中,車載智能終端和家用智能終端月活躍用戶為0.49億。
從發力AIGC以實現內容生產端的深度改造,再到深度布局智能家居、智能音箱和車聯網等領域,拓展出更多“高用戶時長”的終端應用場景,喜馬拉雅正在透過自身長期發展積累的實踐經驗,站在行業前沿,對未來在線音頻行業未來的行業構想進行布局,完善技術鏈條和服務生態。
招股書披露,喜馬拉雅此次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將主要用于繼續擴大和提升所提供的內容并賦能內容創作者,并提升下一代技術、AI和大數據能力以進一步提高營運效率等。相關行業人士分析,喜馬拉雅科研技術的投入增加,將進一步提升技術能力及基礎設施的能力,提高內容制作、分發、質量控制的效率及提升用戶體驗,鞏固自身護城河。
從整個行業來看,喜馬拉雅持續以創新驅動在線音頻科技生態建設,挖掘和深化在線音頻服務的科技屬性,開拓更廣泛的增長空間,助力行業生態正循環,釋放產業長期價值。同時,喜馬拉雅正在完善數字經濟與文化協同的有序發展,釋放數字經濟的社會價值,與中國數字經濟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