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天,兩俄首腦舉行閉門會晤,北約將舉行年度軍演。
俄烏沖突進入第17天,影響局勢走向的主要因素正從戰場上的軍事行動轉向戰場外的政治經濟領域。
俄軍在各條戰線上均無顯著進展,俄國防部稱頓涅茨克武裝已經占領諾爾沃瓦哈,俄軍自行動以來已經摧毀或癱瘓了3346個烏軍軍事目標和設施。
據報道,已經有250萬人逃離基輔。3月11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前往莫斯科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了長達5個小時的閉門會談,雙方就當前沖突達成諸多共識,兩國首腦認為目前西方采取的所有制裁都是非法的,并表示只要烏克蘭愿意,沖突隨時可以得到解決。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繼續呼吁西方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認為局勢已經到了戰略轉折點,但無法確定戰斗還將持續多久,澤連斯基還對歐盟的態度表示了不滿。
美國宣布取消俄羅斯的“最惠國待遇”,但此舉實際上并不符合世貿組織原則。在經濟制裁之外,西方依然不愿意與俄羅斯發生正面沖突,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當前需要確保俄烏沖突不會升級,正在凡爾賽宮舉行的歐盟特別峰會也沒有迎合烏克蘭的要求,在全面禁止俄羅斯能源出口和設立禁飛區的問題上依然堅持否定立場,美國總統拜登再度警告稱,北約與俄直接沖突將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
北約宣布將在3月14日在挪威舉行“寒冷反應2022”聯合軍事演習,將有來自27個國家的約3萬名官兵參演,這是本年度北約組織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盡管北約方面宣稱這是一次防御性演習,但在當前俄烏沖突局勢不甚明朗的背景下,此舉難免引發外界猜測,被視為西方向俄羅斯示威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