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部長肖亞慶近日表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生態已逐步健全和完善,綜合各方面情況判斷,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進入規模化快速發展的新階段,雖然還面臨一些困難、挑戰,但預計今年仍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根據此前中汽協的預計,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500萬輛,同比增長47%。
2021年12月31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的《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1年的基礎上退坡30%,補貼政策將于今年12月31日終止。同時,今年以來,受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芯片短缺等因素影響,蔚來、小鵬、比亞迪(234.500, -0.40, -0.17%)、哪吒等車企紛紛上調新能源汽車售價。在此背景下,工信部近期多次表示,將抓緊研究明確新能源汽車車購稅優惠延續等支持政策,優化雙積分管理辦法,做好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有效銜接,穩定市場預期。
“使用環節的優惠政策有利于提升新能源汽車銷量,如電費優惠、停車優惠、破除二手車流通障礙、降低保費等。”汽車分析師任萬付認為,支持政策要加快由購車前向購車后的使用環節轉移。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17.470, 0.08, 0.46%)董事長陳虹近日也建議,加大對新能源汽車使用端的支持力度,持續完善充電樁等配套設施建設,并提供充電電費優惠,進一步形成鼓勵低碳產品消費的氛圍。
燃油汽車占位、充電慢等問題待解
新能源汽車充電的便捷性、成本等問題長期受消費者關注。日前,記者通過幾家充電APP搜索北京市朝陽區發現,公共充電站可享受峰谷電價或全天統一定價,充電費(充電電價+服務費)平均為1.6763元/度,停車費多為8元/小時。同時,部分執行全天統一定價的充電站電價較高,充電費超過2元/度,停車費最高達16元/小時。據了解,停車費一般為場地方單獨收取,電費按照停車場接入的電價種類進行代收取,充電樁運營商無權改變。
與此同時,燃油汽車占位現象仍屢見不鮮。“APP顯示有空閑樁,但車開過來發現燃油汽車已占用了充電停車位。”北京市朝陽區某車主向記者表示,燃油汽車占位情況經常發生,給新能源汽車充電造成極大不便。
事實上,2021年7月實施的北京市《停車場(庫)運營服務規范》(下稱《規范》)明確,停車管理員要對燃油汽車和有充電需求的電動汽車進行分類停車引導。如在非充電車位有空余的情況下,引導燃油汽車避免占用電動汽車泊位;在非充電車位無空余的情況下,可以引導燃油汽車占用部分電動汽車泊位,但不得占用劃定的電動汽車專用泊位,并提示駕駛者留下聯系信息;引導已完成充電的電動汽車及時駛離電動汽車專用泊位;引導燃油汽車、沒有充電需求的電動汽車勿占用電動汽車專用泊位,對多次告知仍不聽勸導的,可通知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開展執法。
事實證明,《規范》并未落地。某充電APP官方客服回復,目前燃油汽車占位只能由車主向客服反饋,客服再與停車場管理部門溝通并加強管理。但停車場管理人員表示:“我們只能加強引導。”此外,充電效率慢、充電不穩定、壞樁多等也成為電動汽車車主集中反映的問題。
需提高公眾綠色低碳出行意識
目前充電是電動汽車的主要補能方式,充電基礎設施是新能源汽車車主綠色出行的重要保障。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技術和認證部主任劉鍇介紹:“提升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接受程度,已從‘十三五’時期以政策驅動為主過渡到政策、市場雙輪驅動。完全以市場驅動為主,是‘十四五’時期大力培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重要目標,關鍵是提高充電的便捷性。”
據了解,部分地方通過加強專人值守、安裝智能地鎖等方式避免電動汽車專用車位被占。《規范》也提出,對于占用電動汽車泊位的燃油汽車和充電完成后超過一個計時單位仍未駛離的電動汽車,可采取階梯式價格標準進行收費,單位時間收費最高不超過普通車位當前收費標準的150%。
目前,多地正加快出臺新能源汽車使用端的利好政策。如今年6月底前,北京市將按照“合理布局、可建盡建”的原則,加快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年底前,北京市還將研究制定針對新能源汽車的道路差異化停車收費價格政策。
同時,業內人士表示,充電樁運營企業要加強運維,及時維護充電樁,減少“僵尸樁”,進一步提升充電樁利用率。劉鍇認為,公共充電設施應以功率較大的直流充電樁為主,解決充電效率不高導致的用戶焦慮問題。此外,即使有了相關規定后,要從根本上整治充電亂象,僅靠停車場管理方或充電運營商努力還不夠,需加強公眾對綠色低碳出行的理解與認識,執法部門也要更多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