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企穩的市場,北向資金卻依舊在流出。
數據顯示,最近3周,北向資金分別凈流出363.2億元、166.92億元、127.79億元,從數據上看,凈流出的金額正在逐步減少。近3周北向資金累計共流出657.91億元,該數據也排在了歷年來北向資金大幅流出的第三位。
據統計分析,北向資金歷史上曾有5次較為明顯的流出:
2015年7月,大跌中止損賣出,7個交易日凈流出超400億元;
2015年10-11月,市場反彈修復后再度撤出,22個交易日凈流出超280億元;
2018年10月,中美貿易摩擦升溫,13個交易日凈流出190億元;
2019年3-5月,兌現浮盈,52個交易日流出近800億元;
2020年3月,美元流動性危機,22個交易日流出近1100億元;
衰極必盛 史上北向資金大幅流出后上證指數均上漲
北向資金歷史上流出最多的一次是在2020年3月,當時22個交易日凈流出了將近1100億元。上證指數在2020年3月19日見到階段最低點2646.80后開啟上漲,隨后7月經歷了一波為期2周的“小牛市”。
北向資金流出排名第二的是在2019年3-5月,期間52個交易日流出了近800億元,上證指數在當年6月6日見市場階段低點后,開啟了近1個月時間的上漲,累計漲幅6.41%。
2015年7月,市場經歷了急速下跌,北向資金7個交易日凈流出超400億元。上證指數在7月9日見到低點后開啟反彈,隨后11個交易日累計上漲17.58%。
2015年10-11月,市場反彈修復后再度撤出,22個交易日凈流出超280億元。此后的12月,上證指數小幅上漲2.72%。
2018年10月,中美貿易摩擦升溫,13個交易日凈流出190億元。隨后從10月19日到11月19日,整整一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累計上漲8.73%。
從歷年的5次北向資金大幅流出情況來看,隨后的短期內市場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可以說是衰極必盛。
北向資金持有化工龍頭比例大幅下降 什么原因?
數據顯示,本周北向資金連續5日均呈現了凈流出態勢,不過流出金額并不大,本周累計凈流出127.79億元。只有周一凈流出了84.19億元,其余交易日均為小幅流出。
從北向資金持股比例變動來看,增持個股的比例都不大,僅有斯達半導一只個股被增持比例超過了1%,其余個股增持比例都不是很大。
而在減持方面,則有7家公司被減持幅度超過了1%。意外的是,化工龍頭萬華化學本周被北向資金持流通股比例從16.13%下降到了7.37%,但該股的持股比例變化另有原因。而前一周獲得較大增持的科博達,本周也被北向資金減持了2.27%。巨星科技、五洲交通、亞士創能、玲瓏輪胎、中航機電等被減持比例均超1%。
不過,萬華化學之所以持股比例下降,原因是本周有17.16億限售股解禁,雖然北向資金持有其流通股比例出現大幅下降,但從持股數量來看,本周是獲得增持的。
對于萬華化學的點評,招商證券表示,從2019年開始,公司大力發展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板塊,實施多項投資或建設計劃。在新能源材料方面,公司早在2020年就投資年產1萬噸鋰電池三元材料項目,去年3-4月合并全資子公司煙臺卓能鋰電池有限公司。2022年1月14日,眉山基地年產5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項目正式開工。
另外根據環評公示,公司在蓬萊規劃20萬噸POE一期項目,這標志著公司突破國際技術封鎖,可以生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POE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POE產品技術壁壘極高,只有國外幾大化工巨頭公司擁有核心技術知識和專利,我國每年POE進口量約為40萬噸左右,對外依存度為100%。萬華憑借乙烯項目滿足自身POE原材料辛己烯供給,切入一個足以媲美MDI行業的賽道。與此同時9000噸有機硅項目、4.8萬噸檸檬醛項目、6萬噸PBAT項目、7.5萬噸PLA項目、電子材料項目等均按計劃投資建設,預計未來三年即可貢獻利潤。
招商證券認為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板塊將是公司未來發展最快的板塊。憑借高端新材料項目,雖然隨著產品價格漲跌,公司業績可能會有周期性波動,但由于產品眾多,周期性在不斷減少,未來利潤中樞將確定性的不斷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