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全球速訊:重大突破!我國高端聚酰胺行業吃上了國產“面粉”

2022-07-31 20:35:06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憑借抗震、耐熱、耐磨、耐腐蝕等優異性能,己二腈成為“聚酰胺(即尼龍)產業鏈的咽喉”,但國產化不足的現實成為行業痛點。

7月31日,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化學”)在山東省淄博市舉行了我國首套丁二烯法己二腈工業化生產項目投產成功儀式。在這之前,中國化學己二腈及系列新材料項目一期關鍵裝置順利打通全流程,開車成功并產出優級產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對中國化學工業來說,上述重大突破來得正是時候。現身現場的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認為:該項目開車成功,徹底打破了國外對我國己二腈的技術封鎖和壟斷,填補了國內技術和產業空白,補齊了產業鏈短板。

科技日報記者了解到,實現上述重大突破,中國化學的科研和工程人員用了整整十年時間。

“己二腈背后一直有個‘中國夢、產業夢’,其生產技術長期被跨國公司壟斷。”中國化學黨委書記、董事長戴和根向記者表示,“我們堅定扛起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全力部署推進了己二腈的技術研發及投資建設工作。”

尼龍(聚酰胺)是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一。在尼龍材料家族中,尼龍6和尼龍66是最主要的兩大品種。相比之下,尼龍66擁有更加優越的性能。我們熟悉的天空一號空間站、航天服、太空行走牽引繩、艙外隔熱板等都有應用。此外,其還被廣泛應用于民用絲、工業絲、工程塑料、航空航天等領域,是實現汽車輕量化的重要材料。

己二腈是生產尼龍66的核心原料,是尼龍和特種尼龍產業鏈中的關鍵一環。作為尼龍系列產品的控制性原料,己二腈國產化關系到國計民生,被列入國家重大科技攻關課題。

據統計,歐美等發達工業化國家尼龍66與尼龍6的產品用量比大約為1:1,而我國尼龍66與尼龍6的占比僅為1:10。尼龍66供給不足,問題便在于己二腈技術一直被國外壟斷,產品采用配給制供給。正如做面包沒有面粉一樣,尼龍66要么沒得用,要么用不起。

作為中央企業,中國化學從2011年開始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實驗,經過成千上萬次的不斷嘗試,催化劑小試試驗成功、反應系統實驗成功、反應系統實驗成功、萃取實驗小試成功、全工藝流程模擬完成……他們不斷總結經驗,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丁二烯直接氫氰化法合成己二腈技術。

此后到2015年,50噸/年己二腈中試裝置開車成功;2017年,2000噸/年己二腈全流程中試裝置開車成功,順利打通所有流程,為能耗、物耗以及己二腈的成套工藝技術開發積累了寶貴經驗,為工業化示范裝置的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十年磨一劍,在國資委、發改委、科技部等相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國化學投資建設的天辰齊翔尼龍新材料項目于2020年5月在淄博市臨淄區開工。項目建設過程中,中國化學充分整合技術優勢、資源優勢、人才優勢,從技術研發、項目規劃、設計到投資、建設、運營、銷售實施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創造了同類同體量工程建設在質量上和工期上的新紀錄。

據了解,該項目的建成投產,將帶動尼龍66產業鏈及相關產業群的完善。專家認為,隨著己二腈國產化,國內高端聚酰胺行業將吃上國產“面粉”,制約我國高端聚酰胺產業發展的瓶頸將得以解決。我國市場對尼龍66的需求還將繼續攀升,尼龍66產品將更大范圍融入產業應用和人們的日常生活。

圖為我國首套丁二烯法己二腈工業化生產項目現場。李興文供圖

上一篇:
下一篇:

關鍵詞: 重大突破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