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操秀英
(資料圖)
“推行‘賽馬制’攻關,將激發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活力,加速關鍵成果產出,助力實現科技攻關從‘一馬當先’到‘萬馬奔騰’的良好局面。”中海油研究總院有限公司(簡稱中海油研究總院)總經理米立軍強調。
8月8日,中海油研究總院召開科研攻關“賽馬制”啟動大會。這標志著這支中國海油科技攻關的“先鋒隊”邁入以“賽馬制”為重要抓手的科研體制機制改革新階段。
中國海油科技創新強基工程(2021—2030年)行動方案要求:針對急難險重或可以采取不同技術路線開展研究的攻關需求,鼓勵進行“賽馬”,由兩組或多組科研團隊同步攻關,項目前期平行資助,過程中分階段考核淘汰。
中海油研究總院迅速行動。為保障淺水水下控制系統攻關成功,避免打破國外壟斷的同時又形成國內壟斷的局面,該院以水下控制系統國產化研發項目試行“賽馬”研究。
“哈工程團隊、深圳行健團隊背對背研制完成2套水下控制系統產品,通過挪威船級社認證。研發形成的工業化產品將于今年第三季度應用于錦州31-1項目。”中海油研究總院總工程師(海洋工程)尹漢軍說,該項目的成功攻關,為“賽馬”攻關提供了經驗借鑒。
中海油研究總院總工程師(地球物理)杜向東介紹道,“賽馬制”是指針對同一個研究任務,經專家論證后,有兩個以上隊伍開展攻關研究,先期平行研究、后期重點聚焦、優中選優的項目組織管理模式。
“我們的‘賽馬’選題聚焦基礎性、緊迫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研究,重點針對增儲上產難點、卡點問題,攻關新能源核心技術與智能化發展關鍵問題,面向有發展潛力的產業方向開展前沿性、顛覆性探索。”杜向東說。
該類研究允許攻關失敗,杜向東表示,“賽馬制”先期由2—3支團隊開展競爭性、分階段攻關,并進行分段考核,優勝劣汰,后期聚焦優勢主體,最終完成研究工作。
“賽馬”研究分為項目“賽馬”、專題“賽馬”和單項研究“賽馬”3類,執行分段考核和淘汰機制,考核結果分為繼續研究、聯合研究和終止研究3種情況,可對研究執行達到預期目標以及超出目標的給予獎勵激勵。
非常之舉需非常之策。據介紹,2022年3月底,中海油研究總院成立“賽馬制”制度體系建設專項組,歷時4個月完成科研攻關“賽馬制”一個辦法、三個細則的研究和制定,實現了項目管理、經費管理、采辦管理、知識產權管理、考評管理5個方面的制度突破,用制度保障“賽馬制”的組織和實施。
例如,在項目管理方面,關鍵性科研攻關由單一主體向多元化競爭主體轉變,不同路徑同步攻關,競爭組織研發工作。打破常規研究組織模式,“賽馬”研究在立項、承接、運行各階段均可申請;突破了項目管理常規“一條線”式運行管理,轉變為分段式、并聯式管理模式。
在經費管理方面,研究預算結合“賽馬”研究設置統籌申報,按照研究階段分批下達預算,分階段執行經費。根據分階段考核指標完成情況,終止預算或進行下一步預算支持。“賽馬”研究不納入經費執行率考核。
知識產權依據參研方技術基礎及出資比例管理,打破中海油研究總院持有不得低于50%的限制,知識產權布局與階段研究相匹配。
考評管理則由一匹馬一拉到底到分段式考核,形成淘汰機制和多維考核結論,優勢互補,最終聚焦優勢主體;有賞無罰,設置懸賞金遴選“汗血寶馬”。
中海油研究總院有3個課題即將開展“賽馬制”攻關。“‘賽馬制’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大關鍵研究攻關力度,加速關鍵核心技術成果產出,研究總院將切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米立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