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張蘊
9月28日15時30分,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西寧野生動物園)對救護的兩只大鵟野外放歸。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承擔著全省野生動物救護的工作。十多年來,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共計收容救護野生動物雪豹、普氏原羚、荒漠貓、巖羊、藏棕熊等40余種1500余只,其中超過半數恢復健康適宜放歸的個體,被放歸野外。
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恢復野外生存能力救護動物情況。今年8月12日,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森林警察大隊移送一只左翅膀外傷的大鵟。救護中心工作人員接收受傷大鵟后初步檢查發現,救護大鵟有輕微脫水癥狀,左翅膀外傷出血,進一步檢查口鼻無分泌物,肛門無排泄物污染,體溫正常,禽流感、新城疫抗原篩查陰性,初步排除存在傳染病的風險。外傷清洗消毒涂抹抗感染藥物,給予食物能自行進食,經過一個月的飼養管理,體質恢復良好,能自行捕捉健康狀態良好的鴿子。軟放歸嘗試能飛至隔離活動場4米高的平臺,能圍繞隔離場室內長時間飛行,具備野外放歸條件。
被救護大鵟。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西寧野生動物園)供圖
今年9月4日,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森林警察大隊移送一只失去正常飛行能力的大鵟。救護大鵟無明顯外傷,體質虛弱輕度脫水,傳染病篩查陰性。飼喂鴿子胸脯肌肉能正常進食,水中加入多種微量元素,經過20多天的飼養管理,體質恢復良好,能自行捕捉健康狀態良好的鴿子。目前,兩只動物恢復情況良好,具備野外放歸能力。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決定將其放歸,發揮其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2020年3月16日,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成功放歸一只救護的成年雄性雪豹,為國內首次救護雪豹佩戴衛星定位項圈放歸;2021年1月17日,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成功放歸一只救護的亞成體雌性荒漠貓,為世界首例截指手術后放歸的荒漠貓;今年4月11日,青海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成功放歸一只猞猁“天線寶寶”。此次猞猁救護放歸是我國野生動物救護放歸的一次嶄新嘗試,取得了多項全國首次,對猞猁及其他青藏高原本土珍稀野生動物的救護及野化放歸具有重要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