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為充分發揮地質調查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作用,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面向國家能源資源安全、生態文明建設、區域發展規劃、重大工程建設、地球科學研究、地學科普等多元需求,組織各直屬單位開展地質數據采集更新和集成整合工作,開發上線了5大類地質信息產品,并面向社會全面公開,進一步釋放地質大數據潛在價值。
據了解本次公開的地質信息服務產品主要包括:一是全球尺度地質科研數據產品,包括全球地球化學分析數據2.1萬條、全球巖漿巖數據4萬條、東南亞巖溶地質數據7萬條、全球界線層型數據庫5個“金釘子”等。二是基礎地質與能源礦產調查數據產品,包括地質調查項目成果報告361份,重要地質鉆孔數據3萬口,更新后的地質調查工作程度數據,200余件地學科普產品等。同步上線了地質志、油氣地質調查資料和西南三江成礦帶等地質調查專題服務。三是水工環地質調查與監測信息產品,新增發布34個中國地質環境圖系,1萬個地下水監測點位數據,64萬景國產資源衛星影像數據產品,整理后的全國1:20萬水文地質圖等數據產品。四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軟件產品,開發上線了GeositeServer空間數據服務發布軟件、地質調查業務管理大數據系統等軟件產品。五是全新版地質云APP,著力研發了野外助手模塊,新增數字巖心、遙感數據、地質調查年報、成果報告等模塊,擴充了地質云產品統一搜索和在線下單服務,實現新數據、新功能、新服務、新架構、新風格等五大提升。此外,今年地質云還著力提升了部分云上數據產品質量,優化了搜索引擎、統一訂單和在線交互等功能,進一步提升了用戶操作的便捷性。
據介紹,用戶可通過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云”門戶網站(geocloud.cgs.gov.cn)或下載安裝地質云APP訪問使用。下一步,中國地質調查局將進一步發揮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調查作用,著力開展地質數據整合,開發系列權威地質信息產品,升級完善云平臺功能,構建中國版數字地球,持續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社會公眾等提供精準及時的地質信息服務。
(圖片由中國地質調查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