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熱訊:世界首個模式動物(豬)表型與遺傳研究設施竣工驗收

2022-11-23 22:33:29 科技日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陳汝健

23日,記者從河北省科學技術廳獲悉,正在河北省涿州市建設的模式動物(豬)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基建工程日前竣工并通過驗收。

據了解,此項目2023年試運行后將開展實驗豬培育系統、個體動態監測系統、超算中心等平臺搭建,預計2025年完成國家驗收并正式運營。

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設施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中長期規劃(2012-2030年)》“十二五”時期建設重點項目之一,分別在河北省涿州市和云南省昆明市建設豬和靈長類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設施。

“涿州這個項目(豬設施)又被稱為‘天蓬工程’,建有SPF級和普通級實驗豬的繁育和全方面檢測設施。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世界首個對豬全方位、全尺度研究的一流綜合設施,具備豬模式動物標準化生產和表型與遺傳信息精確化、自動化采集分析能力。”中國農業大學模式動物重大設施建設辦公室主任張樹川介紹。

值得一提的是,此項目將建設我國首個模式豬智能化表型測定平臺,以及科研大數據中心和首個專門面向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領域的超算中心。“不僅如此,還將建設我國乃至世界最大規模的SPF實驗豬設施、最大最全的豬生物資源庫、大規模豬基因型測定和分析中心、規模化遺傳修飾平臺,實現精準化基因打靶和規模化的模型制備。” 張樹川說。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設計、研制、技術和工藝具有綜合性、復雜性、先進性,有時還具有唯一性。”河北省科學技術廳科技平臺與基礎研究處處長范慶書介紹說。

此外,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具有強烈的“磁力”效應,能夠集聚、培養頂尖科技人才,吸引一流科學家入駐,能夠匯聚、整合所在區域技術、資金、機構等創新要素,以及完善創新體系和提升創新效能。“以重大科技項目為抓手,加強國際科技合作,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吸引全球相關領域科研創新力量向河北省聚集,發揮創新引領作用,帶動河北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范慶書說。

上一篇:
下一篇:

關鍵詞: 竣工驗收 模式動物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