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未來正文

千年蛋殼DNA分析揭秘已滅絕象鳥

2023-03-04 05:40:40 科技日報


(資料圖)

象鳥居于馬達加斯加自然棲息地的藝術復原圖(由科學插畫師于2022年創作)。圖片來源: 《自然·通訊》

科技日報記者?張夢然

《自然·通訊》雜志一篇論文報道了對有1000多年歷史的蛋殼化石的DNA分析,其揭示了對馬達加斯加已滅絕象鳥的新認知。研究結果幫助我們理解了象鳥的演化和分布,可能還發現了一種此前未知的象鳥譜系。

象鳥是在約1000年前滅絕的一種不會飛的大型鳥類,一些象鳥體重可超過700公斤,身高3米,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鳥類之一,它們產下的蛋比恐龍蛋還大。骨骼化石顯示象鳥一共有四個種,但該種群的演化歷史一直不太明確。在骨骼化石有限的情況下,對蛋殼中保存的古DNA進行分析被認為是一種獲取信息的可靠方式。

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及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德分校的科學家此次分析了從馬達加斯加291個地點發現的960個象鳥蛋殼碎片。這些蛋殼的歷史年份在距今6190-1290年之間,與這些鳥類曾生活的時期重合。團隊預估這些蛋的重量在0.86-10.47千克之間,而下蛋鳥的體重在41-1000千克之間。DNA分析揭示了馬達加斯加南部象鳥的遺傳多樣性較低,物種數量比根據骨骼化石預估的數量要少。但研究人員也指出,馬達加斯加北部存在一個此前未知的象鳥譜系,該譜系目前未有骸骨被發現過。

研究結果證明了蛋殼也能保存重要信息,并凸顯出象鳥的演化復雜程度。

上一篇:
下一篇:

關鍵詞:

“如果發現本網站發布的資訊影響到您的版權,可以聯系本站!同時歡迎來本站投稿!

虛擬

未來